马上2020年就要结束了,明天就要迎来新的一年开端元旦了。在这一天当中,北方的朋友们会开始吃美味的煮饺子了,而南方的朋友就会吃一碗热腾腾的汤圆,以此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但你知道元旦是怎么来的吗?下面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
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天子”的皇位就没传位于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成了古代的元旦。
不过在汉朝之前,正月的时间常常会跟随朝代的更替变化而变化。一直到汉武帝才规定了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到了1911年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这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实行。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时正式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前一个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了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的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的1月1日定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全国人民的节日。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