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阿訇和毛拉,如果您是一位虞城的伊斯兰信徒,那么你肯定会很熟悉。阿訇和毛拉都是对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大学或是经学院“穿衣”毕业,都是伊斯兰教只能够具有着较高宗教学识的宗教人员才有的通称。就像是基督教里的主教一样,有着较高宗教学识的人。那么在伊斯兰教中阿訇和毛拉有着什么区别呢?下面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解一下吧。
首先就是毛拉与阿訇这两词的起源是有所不同的。“毛拉”这个词可能间接来源于波斯语当中的Mullah (Persian: ملا)。其来源于阿拉伯语当中的Mawla。这是专门称呼伊斯兰教中教士的。而“阿訇”,在波斯语中是آخوند,Akhoond,Akhund,或是 Akhwand的音译,意思是学者或是老师。
在伊斯兰教的国家当中,尤其是中亚地区和印巴次大陆地区,他们将学者或是知识分子称之为“毛拉”,一般指的就是伊斯兰教的学者,就相当于是我们汉语当中的“先生”。在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当中,也会将伊玛目称之为“毛拉”,一次表达尊敬。
在我国境内的回族穆斯林,他们将“毛拉”称之为“阿訇”,是回族穆斯林对主持着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在我国的维吾尔族等一些突厥语系的民族当中,他们将教长或是阿訇称之为“毛拉”,其中有德高望重的人会被称之为“大毛拉”。
在我国西方,西北方,如宁夏、新疆青海等一些通用汉语的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一些穆斯林,将在清真寺学习经文的学生称之为“满拉”,这个词就是“毛拉”的异译。在《回疆志》中有写到:“又有识字之回,号莫洛,唯能粗译文义。”这里说道的“莫洛”就是“毛拉”。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