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成语“十恶不赦”源自于哪里?

时间:2019-08-23 16:31:21 作者:网络 来源:本站整理

成语十恶不赦最早是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律书《北齐律》,这路面首次规定了十条重罪,这十条重罪分别是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而且这十条重罪是不在八议论赎之限。接下来我们就针对成语“十恶不赦”进行了解一下吧。

成语“十恶不赦”源自于哪里?

所谓“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下八种特殊人物犯罪,不能适用普通诉讼审判程序,司法官员也无权直接审理管辖,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这八种人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后来,在隋朝的《开皇律》中,依照《北齐律》的“重罪十条”,重新规定了“十恶”,在后来唐朝的《唐律》进一步加以确认,《唐律疏议》有云:“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明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示明戒。”具体如下:

谋反--谋危害社稷,指谋害皇帝,危害国家的行为。

谋大逆--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及宫殿的行为。

成语“十恶不赦”源自于哪里?

谋叛--背叛本朝、投奔敌国的行为。

恶逆--殴打或者谋杀亲父母、亲祖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

不道--杀一家非死罪的三人以上,或者肢解人的行为。

大不敬--包括盗窃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室御用物品;伪造或偷窃皇帝印玺;调培御药违误原方;御膳误犯食禁;无人臣之礼等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

成语“十恶不赦”源自于哪里?

不孝--包括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经父母同意私立门户、私分财产;对祖父母、父母供养有缺;对父母尊重不服丧等等。

不睦--指谋杀或者贩卖五服以内亲属的;妻子殴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长的行为。

不义--杀本管上司、授业老师以及为丈夫服丧有违礼制。

内乱--指同小功亲属通奸的乱伦行为。

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上一篇:世人为何嘲笑“范进中举”?

下一篇:《仙剑奇侠传》中的南诏国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