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三国中蜀汉后期人才极度匮乏,“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从这句俗语中不难看出蜀汉后期的艰难,反观曹魏那边,即时到了后三国时代,依旧涌现出来不少名将和谋臣,这也为人才储备极其薄弱的蜀国埋下了败亡的伏笔。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却是蜀汉后期难得一见的将领,曾经打退过曹魏十万兵马。
诸葛亮死后,把军国大事全部托付给了蒋琬,蒋琬接替了诸葛亮的大权,可惜没过几年就去世了。按照诸葛亮以前临终前交代的国家托付顺序,费祎就成了掌握蜀汉大权的第三人蜀相。曹魏这边魏明帝曹睿英年早逝,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了曹爽、司马懿等人,曹爽因刚接手大权,想要在朝廷上树立威风,于是,便有了三国后期有名的蜀汉兴势之战。
曹魏这边,曹爽从长安率数万人出发和夏侯玄的部队会合,从骆谷合兵十余万,自骆谷口攻汉中。这时候的蜀汉汉中守将是王平,王平的军队不满3万人。魏军远道而来属于客场作战,王平熟悉汉中地理形势,因地制宜派遣刘敏等领兵据兴势拒敌,并用多张旗帜虚张声势。王平率兵在后,兼防魏军分兵从黄金谷来攻,魏军被王平的大军成功阻于兴势。魏军因地形不变,大雨阻碍后勤补给供应不上,损失了大批军用物资。这时候成都的蜀汉大将军费祎带来了援军前来增援王平,曹爽部下见形势危急,劝解曹爽在还没有全军覆没前退军,还可以保留实力。曹爽骑虎难下,碍于面子,自己带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前来却狼狈败退很不甘心。最后,司马懿写信劝解曹爽部下夏侯玄,夏侯玄向曹爽说明不退兵的严重性,曹爽才答应退军撤回。
费祎得知曹爽撤退,率军绕道断其归路,曹爽遭截击,魏军本来在兴势撤退已经是惊弓之鸟,加上后勤补给不上,苦不堪言,早就丧失了战斗力,被蜀军突然截住归路死伤惨重。
这场战役也是三国中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王平占据有利地理位置,阻击魏军,使魏军在兴势不能前进,加上恶劣的天气造成了魏军后勤补给不能跟上,是魏军失败的重要原因。王平因为这一战成为三国后期蜀汉名将之一。
形势之战对魏国的影响很大,大将军曹爽战败失去了朝廷士人的人心,让后来司马懿轻松夺权。魏国宗室彻底走出了魏国政坛,皇帝年幼,司马专权,一直到后来,司马家篡位。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