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住益州后,选择成都作为都城。感觉当年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已经雏形初显了,那诸葛亮对于刘备能够成功过入蜀究竟有多大贡献呢?其实诸葛亮在制定隆中对时,这并不是一份非常详细的作战计划,更多的是理念上的战略,所以真正要实施起来还是困难重重,刘备能够走到这一步更多的还是依靠当下的战略部署,但隆中对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不过这里我们还是应该客观体现出诸葛亮的真实贡献到底是什么,因为并不是只有他才提出了隆中对,而且能形成三国的主要因素是赤壁之战,刘备在此次战役中的错用实在太小了。
其实法正还在刘备身边时,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的第一人选,当时法正就像刘备提出要以宽松的制度来治国。但诸葛亮则意见不同,认为要严格执法,因为只有像商鞅变法那样严格执行,才能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而且政策是否需要严格执行也要看具体的事例,做到松弛有度才是长久之策。刘备也觉得诸葛亮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刚刚入住益州,也要让当地百姓看到他们的决心,得民心才能让政权稳定下去。
诸葛亮原本制定的计划,是想让刘备能够利用益州和荆州这两条线路背上,最后形成夹击之势,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样做似乎也得不到太好的效果。因为两地相隔实在太远,关羽被杀就是因为刘备的援军不能及时从益州出发赶到,而且关羽还在麦城僵持了几天,算是给了一个极佳的救援机会,只是最后没能把握住。当然刘备也知道隆中对不可能100%完美,中间肯定也会出现纰漏,只是最后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在太大了。
关羽被杀以后,整个蜀国的计划就全被打乱了,蜀汉刚刚迎来自己的巅峰期,却又踏入寒冰期,也是令人感到非常惋惜。其实诸葛亮是一位非常喜欢自我反省的人,如果他知道某件是自己做的不对就会认错,严重的还会惩罚自己。不过有时候这种失误出现一次就是致命的,例如诸葛亮在北伐时期就用错了人,让马稷防守街亭,结果马稷刚愎自用根本不听指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以失败告终,军中士气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可以说诸葛亮这个人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才华有限。并不像演义当中描写的那么无敌,实际上诸葛亮根本就没参加过赤壁之战,还有很多关于他的事件都是杜撰出来的。所以说,诸葛亮在后期对于刘备的帮助始终有限,这也是刘备启用新人的主要原因。可以刘备为关羽报仇,还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当时的情况也只能选诸葛亮担任自己的继承人,所以蜀国的命运就这样被逼入了死角。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