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天文卫星是专门用来观测宇宙空间红外辐射源的。这些辐射源包括太阳系天梯、恒星、分子云、星系等。1983年,由美国、英国、荷兰三国共同研制的红外天文卫星正式升空。
1983年1月25日,红外天文卫星由美国德尔它3910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射入9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圆轨道。
该卫星由美国、英国和荷兰3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设计和研制而成。
飞行目的是观测地面望远镜看不到的8至120微米间4个波段内的天空红外源,探测恒星、电离氢区及分子云、以及其他星系远红外,以期发现新的红外天体,并绘出整个天空红外天体图。卫星本体为圆柱体结构,起飞重量约为1050公斤。
卫星顶部装有一架812公斤重的红外望远镜,功率500瓦,设计寿命200至300天。星上主要观测仪器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研制的液氦致冷红外望远镜,可绘制整个宇宙空间的红外源图。
该卫星升天后的新发现计有: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3个尘埃粒子环、行星际空间飘游着尘埃纤细云(科学家命名为“红外圆谷”)、五颗新慧星、银河中心呈气体和尘埃状等。
1983年11月10日,红外天文卫星由于液拟致冷剂消耗殆尽,于21日结束工作。
红外天文卫星一般选用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上最主要的专用观测仪器是大型红外望远镜,此外还配备有电子计算机、磁带记录器、遥测遥控设备和向地球发回观测数据的通信天线和转发器。
红外天文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用红外望远镜对宇宙空间的红外辐射源包括太阳系天体、恒星、电离氢区、分子云、行星状星云、银核、星系、类星体等进行普查,并在普查基础上绘制红外天体图和对选定的天区和红外辐射源进行专门的观测。
红外天文卫星(IRAS)装有一台重810公斤的用液氦致冷的大型红外望远镜,焦距为5.5米,初级反射镜直径60厘米,焦面上共有62个红外探测器。卫星还装有低分辨率红外分光计、短波和长波光度计等。它于1983年11月10日因液氦致冷剂消耗殆尽而停止工作。10个月的观测结果发现 :
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 3个都绕太阳旋转的尘埃粒子环,它们可能是小行星之间相互碰撞或与彗星碰撞所形成的碎片;
揭示了银河系的核心,观测到环绕织女星的尘埃粒子环;
在行星际空间有巨大的飘游的尘埃云;
探测到35万多个新的红外辐射源,使人类探测到的红外辐射源增加了70%;
第一次通过卫星发现6颗新彗星,并借助卫星观测估计出它们的轨道;
在宇宙空间许多地方正在形成新恒星; 这些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并推动了红外天文学的发展。
上一篇:第一届艾美奖举行
下一篇:28个国家成立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