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澳门爆发一二·三事件

时间:2019-12-02 08:58:17 作者:网络 来源:本站整理

说起“一二·三”事件,新一代的年轻人可能对这件事不是很了解,这是现代史上,澳门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暴动,取名自1966年12月3日发生的严重警民冲突。这次事件使得葡萄牙彻底在澳门的管制威信丧失,也导致了我国政府实际性的控制了澳门。同时令台湾当局在澳门的势力被完全肃清。澳门的经验也助长左派势力的信心,间接促成香港的六七暴动。

澳门爆发一二·三事件

由于当时中葡关系因为文化大革命关系变得僵化并对峙起来,加上葡萄牙对澳门本土的统治皆一向以较高压手段和对葡人有较大差别待遇、贪污风气盛行之下,普遍市民早已对澳葡政府统治积怨颇深(如当时护督施维纳被坊间称为“肆围纳”,意即四处搜刮民脂民膏),从文革开始左派势力抬头之下,澳门的国共阵形亦分庭抗礼,当时“十·一”与“双十”庆典均筑起牌楼、(在1960年代初起每年已有在澳门市面竖立牌楼之习惯,如共产党支持者在1967年则在议事亭前地筑起三层楼高的跨街道牌楼,与市政厅迎头相对;日间烧万头鞭炮庆祝,晚上亮灯并有守卫保护,足见气势之巨)

澳门爆发一二·三事件

事件起因

凼仔坊众因办学需扩充校舍,在1966年4月间租到凼仔施督宪正街4、6、8号屋宇(原建筑已拆,现址已成为一所粉红色外墙的葡国餐厅)拟进行修建,且在6月份已入禀海岛市行政局申请工程准照,但久未获批覆。校方代表虽前后24次往见局长交涉,但不得要领,于是依惯例在等候动工许可的同时,先行搭棚施工。

澳门爆发一二·三事件

事件经过

1966年11月15日,海岛市行政局代局长晏德地(Rui de Andrade)上班时,发现坊众学校门前搭起棚架,于是派出一名警察前往查询,并加以阻止,惟工人不听劝阻,于是晏德地又派出一批警员前往劝止,双方发生冲突由此而生,造成24人受伤,并拘捕在场采访的1名《澳门日报》记者。

同日下午1时,澳门中华总商会派员与海岛市行政局联络,建校代表亦派员前往该局交涉,但其中4人尚未见到局长,即被拘捕解押来澳拘留一晚,后来在商会副会长崔德祺的协助下保释。事情发生后,当时被誉为澳门华人社群领袖何贤曾拜会护理总督施维纳(Mota Cerveira),请求他谨慎处理此一事件。然而施维纳态度甚为强硬,对何贤的劝导置之不理。

澳门爆发一二·三事件

1966年11月18日,凼仔居民提出5项要求,包括惩凶、不要阻挠办学、伤者获得赔偿、撤销入狱20天之判案,并保证以后不再有同样事情发生。

1966年11月22日,澳门亲北京社团代表举行座谈会,谴责事件,并威胁“要进行斗争”。

另一方面,新任总督嘉乐庇(Nobre de Carvalho)11月25日抵澳履新,并于29日下午接见工商界代表,表示动用警察处理建校一事失当,也承诺成立一个由官方和民间中立人士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彻查有关事件。然而,澳门中华总商会并未应总督之邀请派出民间代表参与调查委员会,致使该调查委员会无法运作,而亲北京社团代表的抗议行动继续升级,澳门总督府每天都有抗议的人群。

澳门爆发一二·三事件

事件发展

至12月3日中午12时许,总督府门前终于发生冲突。警察先使用警棍,后出动防暴水车,试图驱散示威人士。消息传出后,前来示威的群众愈来愈多,3时后,冲突加剧,警车被推翻捣毁,法院门前的欧维士石像之手被敲烂。接著,位于议事亭前地的美士基打(Nicolau Vicente Mesquita)铜像被摧毁,澳门市政厅和位于仁慈堂大楼地下的公证署也遭冲击。4时半左右,群众沿龙嵩街前往警厅,遭防暴警察施放催泪弹,并开枪射击,造成两人死亡。警方又出动防暴车驶往市政厅前,扫射水喉,驱赶示威人士。总督随后颁令戒严并实行宵禁。由于戒严紧急,许多居民并无心理准备,其后几天又有数人在街上遭乱枪射杀,一名居民甚至因伸首窗外观望被流弹击中。据官方统计,共有8人被打死,212人受伤,坊间则称有11人被打死。

澳门爆发一二·三事件

事件结局

1967年1月28日下午,总督嘉乐庇到澳门中华总商会礼堂,签署《澳门政府对华人各界代表所提出的抗议书的答覆》。“一二·三事件”至此方告一段落。

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上一篇:法奥霍恩林登战役打响

下一篇:著名音乐人黎小田逝世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