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月份,斯大林在苏联召开了紧急均为会议,与自己的元帅和大将们商议着如何制定未来的战争规划。斯大林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无论如何都必须在1944年之前把法西斯赶出苏联的土地,光复苏联的土地。在斯大林的指示下,苏联在1944年的时候发起了十次斯大林突击,将德国北方、中央预计南部三大集团军群基本都赶出了苏联。
但鲜为人知的是,一直到1945年5月战争结束,苏联都没有彻底解放国土。因为在波罗的海沿岸,德国军队死守库尔兰半岛,苏军猛攻6次,付出30万人的伤亡都未能解放这片国土,这是二战的一大遗憾。
1944年秋,纳粹德国在南线退入东欧,苏军在北部发起波罗的海沿岸战役。波罗的海第1、第2、第3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痛击70万德军,德军一泻千里,但有足足20万人固守在库尔兰半岛。
当时,德国陆军大将舍尔纳指挥着这支部队,而这支库尔兰集团军群有20万人,他们本是围困列宁格勒的“北方集团军群”,在苏军的攻势下大部被歼灭,余部退守库尔兰。
1945年,在苏军的围攻下,库尔兰半岛的德军陷入“死地”,古德里安将军曾建议纳粹元首将这支军队调回,以支援德国北部的柏林防线。但是纳粹元首却坚持将库尔兰作为“桥头堡”,即将对苏军展开“反击”。
那么,波罗的海沿岸对苏德两国到底意味着什么?苏德两军在此战中表现如何?为什么纳粹元首死活不肯撤回库尔兰集团军群?他真的失去理智了吗?
在1944年1月的“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中,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被苏军赶出了列宁格勒州,第16、第18集团军差点被包了饺子,最后在莫德尔元帅的指挥下渡过纳尔瓦河,退入爱沙尼亚境内。
苏联在为列宁格勒解围后本想继续追击,但被德军挡在了纳尔瓦河之外。在剩下的时间里,苏军的主要进攻点都在南部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用5次“斯大林突击”消灭德军近百万人,纳粹德国已经无力反击,节节败退。就在这时,夺回波罗的海沿岸的战略被提到了前台。
从18世纪俄国“彼得大帝”从瑞典手里抢来波罗的海沿岸开始,这里就是俄国的“白菜心”。苏联建国后,这里是苏联唯一的轻重工业协调的综合工业区,造车、造船、化工、电机、食品加工应有尽有。波罗的海沿岸还是苏联重要的出海口,经济水平常年领跑苏联15个加盟国。
而纳粹德国也早就盯上了这里,波罗的海沿岸在“巴巴罗萨行动”里是德国的第一目标,其地位在首都莫斯科之上。
在二战末期,德军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死守,这三国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地区,但德军既要夺取本地的经济利益,还要从这里拱卫“本土”东普鲁士,策应盟友芬兰。与此同时,在占领期间,德军围绕纳尔瓦、塔林、里加、梅梅尔等地修建了大纵深防御工事,还在当地征召本土士兵,誓要守住这片富饶的土地。
1944年9月,苏军清除了南方国土上的德军,还在北部教训了芬兰,现在眼前只有北方集团军群还盘踞在苏联国土上。
在列宁格勒州和白俄罗斯,列宁格勒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第3方面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还有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共150万人,被苏军统帅部命令开展新一轮攻势。这些苏军装备17000门各型火炮、3000辆坦克、2600多架飞机,从东线和南线两个方向夹击德军。
德军方面,北方集团军群退入波罗的海三国后则得到了短暂的休整,在3月苏军停止进攻后,德军开始补充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德国-丹麦-东普鲁士-波罗的海”是德国海军的主场,此时德国海军已经名存实亡,舰船难以出海,只有潜艇部队在自由航行。纳粹元首索性直接让海军地面人员加入陆军,还从东普鲁士和国内补充了大量的新兵。
截止1944年秋,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有70万人,坦克1200多辆,各型火炮7000多门,但战机仅仅400架,而且有三分之二飞不起来。德国人的空军在1944年缩水到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几乎沦为战场的边角料。
而德国国内的工业区被炸得七零八碎,飞机产量下降。德国还彻底失去了罗马尼亚,石油储量见底,有飞机也飞不起来。纳粹空军元帅戈林无奈,只能将大量空军分队“陆地化”,就地加入陆军作战。
转眼来到9月14日,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与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第3方面军全线出击,分别对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和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这两座大城市发起攻击。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从春天开始就跟苏军多次交战,北方集团军群主力第16、第18集团军已经退往拉脱维亚,所以“纳尔瓦集群”一触即溃。苏军越过纳尔瓦河,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帮助下打下了塔林,光复爱沙尼亚。
德军在爱沙尼亚只坚持了几天,但在波罗的海沿岸最大的城市——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苏军遇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德军在里加外修筑了“锡古尔达防御圈”,三层防御圈把里加围在其中。德军防御部队有37个师20多万人,这些部队很多都是北方集团军群的老兵,是1941年杀入苏联的精锐,战斗力极其凶悍。
德军背靠当地破碎的地形用密集的战壕和碉堡阻拦苏军装甲部队,苏军被迫用步兵进行突击,伤亡很大。德军的工事修得高低不齐,苏军攻下低地,步兵就会暴露在高处的德军火力下,攻下高地,德军战机就立刻低空扫射。无奈之下,苏军只能用火炮饱和轰炸将战线全部炸碎,然后由工兵压路机开道。
于是苏军在整场战役伤亡30万人,三分之一都是进攻里加城时造成的。
由于里加战役进攻不顺,苏军伤亡很大,苏军统帅部立即调整部署,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调转攻势,去进攻立陶宛西部海滨城市梅梅尔。
梅梅尔是东普鲁士和立陶宛的连接地带,打下这里就能切断波罗的海德军的退路。但德军8个师5万人守卫着梅梅尔,苏军出动十几万人围攻这座港口城市,终于在10月初打败了德军,德军残兵大部被歼,少部分退入了东普鲁士。
里加城外的“锡古尔达防御圈”确实坚如钢铁,苏军在这里付出7万人的伤亡,500辆坦克的代价,仅在1944年10月到达了第二道防线外。但是此时德军自己面临更大的问题——补给不足。秋雨连绵,气温越来越低,德军的食物却越来越少,当地的所有仓库和工厂被德军席卷一空,连老百姓家里的口粮都被德军洗劫,但依然无法满足前线的需求。
1944年10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基本解放,德军损失30多万人,其中有10万人几乎是主动投降。在绝境之中,德国指挥官将国内送来的老弱残兵和在当地征兆的军队就地解散,签发命令免除其兵役,让其自己奔命,此举挽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
10月中旬,里加防线内外交困,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舍纳尔下令发起“雷霆行动”,将里加防御圈内的德军撤往库尔兰半岛。10月13日,红军收复里加。
防守里加的德军撤入库尔兰半岛之后,德军还固守着爱沙尼亚北部的“蒙海峡群岛”,列宁格勒方面军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经过一个月的鏖战解放了这里。至此,从9月中旬到11月,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基本被消灭,德军和在当地征兆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军队70多万共伤亡30万人,还有23个师30多万人被围在库尔兰半岛。
1944年10月开始,苏军一边解放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一边开始对库尔兰半岛的德军进行强攻,史称“库尔兰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的一部分,却一直延续到了1945年初,成为波罗的海最难啃的骨头。因此,“波罗的海沿岸战役”也被称为“库尔兰战役”。
1944年10月到1945年3月,苏军对库尔兰半岛的20多万德军发起了6次攻击,其中最大规模的进攻出现在10月27日到11月20日。苏军出动80个师60万人围攻德军,最后伤亡10万人,仍然没能打穿德军的防线。
库尔兰半岛每个月发生一次大规模进攻,德军虽然依靠工事坚守,但是粮食、汽油、弹药、药品日益减少。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封锁了海面,德国空军和海军潜艇只能对其进行少量补给。1945年春天,苏军停止了对库尔兰集团军的攻势,因为芬兰已经投降,而且东普鲁士已经被攻下,“柏林战役”即将开始。
此时纳粹德国的“柏林防御圈”徒有其表,50万新兵和“人民突击队”挡在前面,在苏军的兵锋下不堪一击。纳粹德国国防军参谋部长古德里安苦苦劝谏纳粹元首,将库尔兰集团军调回德国,防御柏林,但是纳粹元首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库尔兰是插在苏军背后的刀,是“德国反攻的桥头堡”,绝对不可以回来。
1945年1月,北方集团军群改名为库尔兰集团军,在古德里安坚持下,7个德国师被撤往本土。苏军在1月23日和2月12日进攻德军,拿下了巴尔塔河部分地区和普列库莱,德军顽强反击,造成苏军7万多人伤亡,400多辆坦克受损,170架飞机被击落。
到了1945年3月,德军在库尔兰已经接近极限,士兵杀马为食,每人每天的物资补给只有正常的20%,凄惨程度堪比“斯大林格勒包围圈”。疾病蔓延造成大量士兵失去行动能力,整个集团军笼罩着阴云,“库尔兰战俘营”的外号不胫而走。
直到苏军兵临柏林城下,纳粹元首此时还在梦想着反攻,国防军参谋们都以为他疯了。但是在战后,根据一些档案解密,纳粹元首并没有失去理智,他所谓的“反攻”是以一种新式武器为基础的,那就是“毒气火箭”。
在战后的很多资料中,纳粹元首在1945年仍然指望“东线反击”,在匈牙利发起“春醒行动”,让党卫军装甲师的年轻人们跟苏军拼刺刀,把苏联挡在国门外。在波罗的海,“库尔兰桥头堡”是德国在苏联的最后一颗钉子。纳粹元首告诉士兵们,他们在这里是为了“守护欧洲文明,把斯拉夫野蛮人挡在西欧之外。”
纳粹元首在灭亡之前的疯狂是全世界历史学家好奇的话题,很多人猜测他是服用大量药物导致精神失常,但是根据客观的历史记载,这并不是真相。
纳粹德国在灭亡前大量销毁战时资料,这导致纳粹德国的很多军事和科研资料缺失,只有一些所谓的“见证人”的口述。在这些“见证人”的记忆里,纳粹德国确实在末期还有翻盘的希望。
二战爆发后,德国大力发展新式武器,喷气式战机、V系列导弹都在这一时间出现。网上传说中纳粹有秘密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传得神乎其神,但是在苏联和美国的档案中并未发现相关的记录,德国仰赖的就是手上现成的武器。
在德国导弹基地佩内明德,纳粹打造出了V1、V2导弹,对英国进行了多次轰炸。仅仅在战争最后两年,纳粹就向英国发射了15000枚V1、3000枚V2,造成几万人伤亡。在灭亡前夕,纳粹正在研究大型的V3导弹,这种武器能携带更重的弹头,航程也更远。
当时纳粹的原子弹开发已经失败,佩内明德的火箭制造中心也因为英国轰炸而受损,在战败的边缘,纳粹德国决定以新式火箭,搭载大型神经毒气弹对盟军各国的大城市精确轰炸。
德国的V2导弹是世界第一款弹道导弹,其下落速度已经超过声速,盟军无法拦截。V3导弹是V2的升级版,它一旦出世,德军会先对东线苏军攻占的城市进行打击,然后对巴黎、马赛、伦敦、曼城甚至美国的纽约、华盛顿等城市发射。
纳粹元首认为:只要有1000枚这种武器,就能让法国和英国回到谈判桌上,德国可以有条件投降。
V3火箭的存在,是德国科学家——导弹之父冯.布劳恩在移居美国后曝光的。他认为德国会在1945年末造出这种武器,这无疑会使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走向发生改变。但令人庆幸的是,因为工业物资的短缺,V3的制造极其缓慢。
在二战结束后,欧美拍过很多以破坏V3导弹为主题的间谍电影,如经典的《爆破死亡谷》,曾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武器的好奇。但是当年的亲历者们已经全部离我们远去,V3这种神秘武器将永远是个传说。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