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大家肯定就会想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当时决定苏联存亡的一个重要战役之一,所以因此斯大林格勒的战役进行的也是非常非常的血腥残酷的。这场战役最终是以苏联人的胜利而结束,然而苏联人对于这场战斗来说,纯粹就是将德军给耗死了,为何这么说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纳粹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战前居民约60万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一一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的一个铁路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拥有一家大型拖拉机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工厂是当时苏联最大的拖拉机厂,产量占全苏的一半,长期以来扮演兵工厂的角色,战争时期主要生产坦克。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广阔富饶的顿河下游流域、库班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
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后,斯大林格勒成为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石油、粮食和重要的工业基础,而德国此时也迫切需要这些资源。
在即将发动攻势之前,希特勒曾对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将军说:“如果我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
苏军开始遂行保卫斯大林格勒任务时仅有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飞机454架,由远程航空兵和防空航空兵第102师负责支援。
1942年1月,苏军在战前存下来的那15000辆坦克,2万架飞机包括那500万军队全报销了。1942年的首要任务是为新组建的苏军提供武器装备,特别是重武器。
在苏军高层意识到只有靠投入数量来压倒德军后,苏军下一步要做的是:提高武器产量。苏军统帅部认识到,人多打不过德国军队,得靠武器装备的数量来压倒德军。
苏联在那一年生产的飞机坦克大炮居然是德军的3倍。苏联重工业根本比不上德军,苏军为取得数量优势,简化了生产工艺。比如,飞机用木头作机身(金属不够),飞机发动机只能飞十几个小时(为了生产的更多),坦克里的部件能减就减,只要能开炮能开动能挨几发炮弹就行。
但有一条,作战效能不能减。所以苏联的武器比德军武器简陋多了,可数量上去了。这数量上的优势却意外适应苏德战场上的大作战大损耗的特点。苏军飞机只能飞十几个小时,可在苏德战场上,一半以上的苏军飞机在飞完这十几个小时前就被击落了。
这几个小聪明对苏联战胜德国起了决定性作用。办法损了点,土了点,可当时的德国就是想不到,直呼跟苏军这样打真“耗不起”。
苏军坦克在出工厂上战场后就得挨德军的炮弹,(德军射击水平比红军高)一路打一路修。10万辆坦克自行炮保证了红军能横扫德军而不怕德军给己方造成的损失。所以造得再好的飞机坦克在苏德战场上都得经得起损耗。
苏联用这种简化生产工艺以便提高产量的办法,确是战争史上的创举。后果是,德军不得不与比自方多几倍的苏军坦克飞机作战。有经验的飞行员坦克组成员在与苏军作战中虽成绩显著,但损失却越来越大,当超出德军承受力时,德军就走下坡路了。
过度消耗的德军由于缺乏应付冬季的战争装备和稳定的供应线,并且由于一天夜间气温骤然下降,导致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完全无法使用,使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严重打击,并在部分地区遭到反攻。
苏军还尝试把122和155毫米大炮架到坦克底盘上。当反坦克武器使用。这正是个惊人的创举。德军虽也将这种口径的大炮装上坦克底盘,但并不多见,因为这种自行炮打坦克当时不被看好。苏军偏偏非要大规模的装备这种自行火炮以对付德军的重型坦克。
事实证明,这完全正确。苏军坦克在战斗中的主要作用是突破敌方阵地,进入敌后,但不是与德军的坦克作战,而是破坏敌后方交通线,除非德军坦克集团逼上来。
在1943年后期,这种战法是对的。苏军的坦克部队当时还不够强大。与德军坦克相遇是要付出代价的,苏军连这个代价都不愿承受,直接找敌后勤部队交战,德军坦克部队虽强,没油没炮弹也只能成活靶子。
德军坦克部队的反击,总是向苏军的突破口发起进攻。苏军的大口径自行炮进攻力不行,(自行炮本来就是提供火力支援的)但防守起来却相当轻松。122和152毫米大炮能在德军重型坦克炮的射程之外消灭敌任何型号的坦克(现在也没有任何一辆坦克能经得住152炮弹),这使德军的坦克往往损失惨重。苏军依靠这种策略将德军拖入死亡冬季。
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实施天王星行动。图瓦京的西南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的方面军在纷飞的大雪中发起了反攻,瓦杜丁中将指挥的主攻部队包括整整3个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一共由18个步兵师,8个坦克旅,2个摩托旅,6个骑兵师和1个反坦克旅组成,并得到空军第2,第17集团军支援。负责防卫德军第6集团军侧翼安全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由于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并且缺乏精良装备,仅仅在战斗发起一天之内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的阵地便被苏联红军突破。
1942年12月12日,按照希特勒的指令,德军曼施泰因元帅怀着沉重的心情,发起了代号为“冬季风暴”的反攻。德军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为先导,于12月16日突破了苏联红军第51集团军在阿克赛河上的防线。
至12月19日,第4装甲集团军所属的第57装甲军己突进到离南面包围圈30英里以内的地方。此时,曼施泰因发现自己也有被数倍于己的苏联红军包围的危险。于是,他决定不顾希特勒的将令,下令保卢斯立即向南突围与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然而保卢斯在没有接到希特勒的直接命令之前,没有突围的意图,他以燃料不足为由拒绝了曼施泰因的命令,放弃了这最后一次机会。
12月27日,苏联红军发动强大反击将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击退150-200公里,终于使其退回了原来的阵地,迫使德军统帅部最后放弃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曼施泰因的“冬季风暴”宣告失败。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