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时间:2020-03-02 15:41:01 作者: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1944年对于纳粹德国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发动战争的摧枯拉朽之势,在各个地区都在承受着盟军和苏联的大反攻。“撤退”一场在这一年当中成为了常用词。德军统帅部决定启用“赋闲”在家的莫德尔,去“收拾”东线的残局。

他不负众望,在北方解救出20万德军;在南方接替曼施坦因的指挥,又帮20万德军“脱困”,并身兼两大集团军群司令。俨然就是德国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机,他就出现在哪里。现在,他是德军统帅部最信任的人。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西线战局每况愈下,莫德尔又来到法国“救火”。

在东线的成就,也为其赢得军事生涯的最大辉煌,不仅晋升为陆军元帅,而且成为非官方的“东线总司令”,这让喜欢战争的莫德尔十分享受这份快感。当通知其前往法国时,从他的内心来讲,还是有种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感觉。

但到了法国后,情况并不乐观。首先,盟军的实力比苏军更强。依靠强大的美国支持,登陆的盟军拥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整个西线德军只有100辆坦克,不到600架飞机,而盟军前锋就有2000辆坦克,作战飞机更是超过了14000架。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这种近乎20倍左右的火力差距,注定西线的德军几乎没有什么能力与盟军抗衡。登陆后的美军,以惊人的速度向法国内陆推进,7天之内就占领整个布列塔尼半岛,严重威胁B集团军群的退路,其前锋直指巴黎。

其次,德军兵力明显不够。战役初期由于误判,德军遭受严重损失,再加上部署西线的德军,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战斗素养不高的士兵,一旦遭到攻击,就会迅速溃散或投降。仅有的几支精锐部队,在如潮的盟军面前,也很难维持战局。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更让人心烦的是,法国有比苏联更强大的“地下军”组织。他们的活动能力更强,破坏交通、提供情报,甚至有组织地进行抵抗,俨然就是一个庞大的抵抗组织,有章法、有策略,这让德军常常举步艰难、焦头烂额。

不管怎么说,莫德尔到了法国,再次像东线那样,成为德军的“救火队员”。在德军统帅部看来,凭借他卓越的防御天赋,希望将战局稳定下来。不仅让他担任西线总司令,而且还兼任B集团军群司令,成为西线权力最大的人。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莫德尔的当务之急,是解救出更多的部队。

踏上法国领土,莫德尔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个部队了解情况。在西线,制空权完全掌握在盟军手里,德军白天不可能展开行动,B集团军群已损失16万人。更要命的是,盟军布置的“法莱斯口袋”里,几乎囊括了西线全部的德军,他必须想办法解救他们。

一是,将前线情况形成报告,请示撤退。要知道,德军统帅部让他到法国是稳定战线,而不是撤退。他曾在东线违令撤退,被解除了集团军司令职务,这个教训必须吸取,但莫德尔认为不能消极固守,请示上级必须撤退,并得到了许可。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二是在没有形成包围前,部队大踏步撤退。莫德尔立刻命令部队开始撤离,并要求所有能动的装甲部队发起反冲锋,迟滞盟军进攻,掩护大部队撤退。同时,允许撤离的部队可以丢掉所有重装备,轻装撤离,越快越好。

更重要的是,为了争取时间,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后退。尽管负责掩护的部队顽强抵抗,但盟军的猛烈进攻,合围圈是越来越小,必须抓住时机,尽快撤离。撤退是惨烈的,盟军飞机不停地轰炸,通往德国的道路,挤满了被打坏的车辆、火炮。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自莫德尔8月15日接管西线指挥,20多万被围部队开始撤离。尽管“法莱斯口袋”里的德军损失了7万人,但一周之内,还是有13万人冲出了包围圈。有人称之为德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正因为这些有生力量,将西线的战事延后了4-5月。

莫德尔再一次充当了“救火队员”,成功地挽救了西线德军的命运,德国上下备受鼓舞。尽管由于蒙哥马利的“私心”,致使巴顿的第3集团军被要求停止前进,让德军有机会撤出,但依然不能抹灭莫德尔的功劳,他成为盟军公认的悍将。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但大势所趋,不是靠一两位“战术家”就能扭转的。

按照德军统帅部的要求,退下来的德军在塞纳河一线建立防线,但亲临现场的莫德尔十分清楚,没有重装备的德军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他将目光放在了400公里以外的“齐格菲防线”上,并暗暗地做着准备。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首先,放弃巴黎。与盟军的正面作战已经是顾此失彼、自身难保了,而法国庞大的抵抗组织也从“地下”转到地面,在各个城市开始攻击德军,甚至在巴黎形成武装暴动的局面,这对莫德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要继续撤退。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其次,美军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远远超过苏军,再加上绝对的制空权,莫德尔的“弹性防御”战术毫无用武之地。在他看来,只有大踏步的后撤,拉开盟军补给线的距离,使德军的补给更及时,才能有机会坚守住防线并反攻。

更让他为难的是,德军统帅部答应的30个师和500辆坦克迟迟不到位。西线的德军没有能力与盟军抗衡,当务之急,能将剩下的部队带回“齐格菲防线”就已经不错了。也就是说,“有人还有胜算,如果没人只能是死路一条。”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德军撤退之快,超出了盟军的最初判断。他们以为对手会采取“阶梯式”的防守模式,但莫德尔根本没有坚守的意思。于是,美军只得派出飞机在其后方袭扰,延缓德军的撤退速度,而地面部队加紧追击。此时的德军完全是无序的、混乱的撤退。

随着土伦、马赛港口的解放,盟军90万人在南部登陆,并与巴顿的部队汇合一起。德军一路溃逃,一连串的失败,让士气跌到谷底的官兵们越来越狂躁,失败情绪在军中迅速蔓延,尤其是不服从指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莫德尔的指挥也不好使了。

莫德尔元帅在法国解救了13万德军,为何不久之后便辞去了西线总司令?

但是,他一再向德军统帅部提议退守“齐格菲防线”,同时建议由龙德施泰德担任西线总司令。莫德尔认为,这位老帅在军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只有他“出山”,才能“镇住”当前混乱的局面。

当然,德军统帅部对莫德尔一再撤退,也早就没了耐性,同意他的建议并继续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至此,莫德尔仅仅只当了18天的西线总司令,就“主动请辞”了,一方面他对混乱的局面没有信心去把控,另一方面也是“回天乏术”了。

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上一篇:二战德国进攻莫斯科有多大难度?德国元帅们认为有机会成功吗?

下一篇:二战日军军帽两边的两块布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