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很多都存在一些年份非常久远的古镇,这里所说的古镇自然不是现代人建造的古镇,而是真正的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古镇,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安徽的柘皋镇。柘皋镇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也并不认识,那么柘皋这个名字究竟应该怎么念呢,发音是什么?柘皋镇的历史又是怎么样的,三千年的古镇柘皋镇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柘皋读音为:zhè gāo
柘皋,地处吴楚,人杰地灵。历代人文荟萃,精英辈出。明代有武臣荣禄大夫、沂国公金朝兴等;清代有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汤懋纲、进士杨欲仁等;现代有国民政府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杨亮功;当代有北京军区中将司令员周衣冰、中央党校教授马素兵、国防大学教授程国采、美籍华人科学家阚家蓂等。现代文人高植是我国第一位翻译托尔斯泰长篇巨著《复活》、《安娜·卡列宁娜》的译者,郭沫若同志曾为其处女译本《战争与和平》作序,并与之共同出版发行。
柘皋名胜古迹众多,柘皋八景斐声方圆数百里,其中“峏山白龙洞”有着神话般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条白蛇在峏山主峰─龙洞内修炼。久之,白蛇得道变成白龙飞天后留此白龙洞,洞口宽约10平方米,洞深数里,其间布满石乳、石笋,且闻泉水叮咚响。“玉栏古桥”更有其不同寻常的历史渊源。相传元末朱元璋起义,遇元兵追杀,至柘皋河边,进退维谷,危难之际,一老丈从苇丛中推出一只小船,轻点竹篙,将朱元璋渡过河去。后明朝立,朱元璋在柘皋河上修一石桥,取名“遇难桥”,以报老丈当日救命之恩。后人见“遇难”二字不祥,遂改为谐音“玉栏桥”,相传至今。
古时
柘皋,古称橐皋,西周初期群舒一支在此建立宗国,春秋时先属楚后属吴。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83年),鲁哀公会吴于橐皋,故史称“会吴城”。西汉置橐皋县,属九江郡。唐置橐皋镇,属巢县。南宋时改称柘皋,清末曾为安徽三大重镇之一。
柘皋之战
柘皋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名义上由张俊指挥的宋军在这次战争中先胜后败。战争结束后,金军退淮北归,宋军也退到江南,宋朝廷与金统治者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
北闸老街
据说在清末,柘皋镇还有九街十三巷。现存的这条老街叫北闸街。这是一条年代非常久远的老街,当地老人说它的历史已近400年。
进入老街,先要路过玉栏桥。这座桥距离老街约20米远,古称“遇难桥”。民间传说,当年朱元璋在此遇难,被一渔翁相救,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报答救命之恩,派人修了这座桥。解放后,此桥改名为玉栏桥。
跨过玉栏桥,就来到了北闸老街口。还没进入老街,就听见阵阵的敲击声。循声而去,一家金银加工作坊内,一个老人正在铁砧上专注地敲打著一根银条,店内坐著几位正在等候的顾客。街口的两家金银器手工作坊是仅存的“老招牌”。店主洪金泉说:“过去,这整条街都是店铺。”“杂货铺、裁缝店、酱坊、当铺……”说起柘皋的老招牌,古镇人如数家珍。
漫步古街,全长200米、宽4米的巷陌两边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两层的木楼,粉墙黛瓦,飞檐翘壁。沿街道两侧,房屋紧连。有意思的是,很多房屋的门还是过去店铺常用的“槽门”。“过去,一早就能听见商铺伙计下门板的声音。每个门板都有编号。这些门板下下来后,还被用作‘板凳’招呼客人坐歇,或者是用来摆‘摊子’放货物。”住在老街里的老住户李新华对记者说道。在沿街古建的斑驳墙体上,“恒记号南北货”、“胡德成缫丝店”等这样的字迹依稀可辨。透过它们可以想见当年的市井繁华和浓郁的商业气息。李新华还拿出自家珍藏的一块麻石板。这块石板表面光滑,上面有5道深2寸左右的沟印。“这是当年铺街面的石板。过去多用独轮车推货。这些沟印就是独轮车留下的。可以想象当时这条街是怎样的车水马龙。”
天下第一铺
老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老街中段号称“天下第一铺”的李鸿章当铺。它是李氏当铺的仓库和港口运输货物集散地之一。该当铺建于同治和光绪年间。三座高大的石门门额正中雕刻八仙图案,两侧雕刻花瓶等装饰。图案虽历经沧桑,画面却依然栩栩如生。外观,可以看到粉墙、黛瓦、马头墙和精致的砖木雕刻。古朴中透著大气。当铺当年生意规模宏大,主要从事典当业务,营业范围除了柘皋地区外,还涉及合肥、定远、凤阳、嘉山、全椒等地。
李鸿章当铺临街门楼为三间,房屋建筑原为七进,保存完整的是前两进,均为两层,两进之间由串楼相连。三进之后的老屋已不复存在。不过,令人期盼的是,李鸿章当铺的修复工作已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一睹李鸿章当铺的“旧貌新颜”。
现代
1957年设柘皋镇,1958年改设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将柘皋、分路、而山3个乡及柘皋街道办事处并为柘皋镇,后板桥乡并入柘皋镇,隶属巢湖市。
2011年7月14日,原地级巢湖市撤销,柘皋镇原属的巢湖市居巢区被设为县级巢湖市,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
柘皋,位于巢北,古称橐皋,西周初期群舒一支在此建立宗国,至南宋时改称柘皋,清末曾为安徽三大重镇之一。
清末民初,柘皋镇还有九街十三巷,现存只有北闸、西街、东湾街等几条老街。
这个三千年的古镇,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长久以来,一直是皖中财物聚散的市埠,南北交通商旅的枢纽以及江淮军事战略的要地。水陆交通的方便,商业的滋润,使这个位于江淮平原上的小镇,拥有了别具一格的个性与风情。
柘皋,这个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古镇,别具风韵。斑驳的记忆,在今天依然鲜活如昨。
去柘皋,不能不去老街走走。雨巷中或许有那一位丁香一样的女子,打开你的诗意。寂寞的老街,苍老的岁月,可会忆起车马喧嚣的曾经。拴马石如今空系一段无声的时光,也曾拴系过得意春风。老街的记忆,只需这残留的商号招牌就可唤起。
传承,或者穿越,仿佛就在瞬间的擦身。绝版的坚守,都是一段历史。新旧架构间,古镇不失本色。在路边的一口古井里,我们俯瞰那些清凛的日子。在逼仄的巷道里,我们捡视人间的烟火。那桥头的一分闲逸,让时光也会慢下脚步。
平淡和平凡,是千百年来寻常人家的岁月。柘皋的厚重,或许体现在他的历史、建筑、市井。
而它的轻灵与安逸,最能表现其特色的就是“吃早茶”。柘皋早茶有凉拌干丝、响铃锅巴、鸡蛋锅贴、炒面皮等四大件之说。而夏至日农家的炸石蟹、炸南瓜花、炸蚕豆花、炸麻花、油香等八小件,也是古镇早点的特色。
扳网,古镇传承千百年的捕鱼方式,成为独特的景观。柘皋河的早晨,总是把一个古镇的生活水灵灵地鲜活展开。名俗文化的传承,让我们看得见过去,记得住乡愁。
千年古镇在厚重的历史上,以新的姿态翘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