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因为北伐战绩胜少败多,一直饱受后人对他的军事能力的质疑。其实诸葛亮也从来没回避过这些事情,在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诸葛亮就已经认识到了失败是因为自己战略部署的原因,算是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引咎责躬”就和诸葛亮有关,诸葛亮是一位有自知之明的军师,而且不会刻意推卸责任,只是当属蜀国的确能力有限,没办法对强大的魏军形成有效的威胁。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发生时间为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8年),主人公为蜀汉丞相诸葛亮。原文如下:
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于是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天下,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一出祁山失败后,有人向诸葛亮提出建议,在发动下一次进攻时应该增加兵力。对此,诸葛亮表示:“上次作战我军的兵力多于对手,但最终却被打败,可见问题并非兵力的多寡,而是我的指挥出现巨大失误。我打算减少军队和将领的数量,执行严明的赏罚制度,为将来的作战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做不到这些,即便兵力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从今以后,希望大家都能为国家尽心尽力,并经常指出我的不足。只要做到这些,足以完成消灭对手、统一中原的伟业。”
从此,诸葛亮开始考察奖赏微小的功劳,甄别烈士勇士,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做自我批评,又将自己的过失并将其公告天下。同时,诸葛亮还下令制造兵器,讲习武艺,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强,老百姓也逐渐忘记了一出祁山的失败。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引咎责躬”,意为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做自我批评。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失败之后。诸葛亮认为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自己的指挥失误,而不是兵力的多寡。故此,他承担了失败的主要责任,并开始对军队进行整顿。效果自然也非常明显,在此后进行的数次北伐当中,北伐大军再也没有出现像街亭之战那样的惨败,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治军有方的结果。
不过,诸葛亮的这次整顿也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后果。“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天下”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压力是巨大的。而诸葛亮采取的是亲力亲为的做法,这又陷入了另外一个怪圈,最终将自己活活累死。
上一篇:大惊失色典故出处介绍
下一篇:大言欺人典故出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