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之所以会联合起来共同抗曹,就是当年诸葛亮渡江来到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孙权的结果。如果诸葛亮没能顶住那次压力,可能后面也就不会出现同盟的情况,整个三国的历史说不定都会被改写。诸葛亮出行也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所以才能让自己占据上风。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大言欺人”,就出自诸葛亮舌战群儒期间的故事。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口才也是一流的水平,让孙权手下心服口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发生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舌战群儒”期间,主人公为虞翻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冷笑曰:“军败于当阳,技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来到江东,为的是说服孙权与刘备组成联盟,共同对抗曹操。但以张昭为首的东吴文臣大都认为只有投降曹操,才能保全江东。因此,江东众文臣对诸葛亮展开围攻,虞翻便是其中的一位。虞翻认为刘备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诸葛亮却说曹操的百万之众不惧为拒,是在自欺欺人。而诸葛亮则认为江东兵精粮足,众文臣却力主投降,令人耻笑。此言一出,令虞翻哑口无言。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虞翻口中的“大言欺人”,意为说大话欺负人。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曹操占领荆州,刘备仓皇逃亡夏口,这是历史事实,在《三国志》中有多个传记中有记载。而诸葛亮来到江东说服孙权,也是历史的真实。不过,诸葛亮出使江东期间究竟有没有发生过“舌战群儒”的事情呢?答案是否定的。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除了极力劝说孙权与刘备结盟共同对抗曹操之外,诸葛亮与江东文臣并无多少接触,更谈不上所谓的“舌战群儒”了。因此,“舌战群儒”的故事也只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情节。
纵观诸葛亮与虞翻的这段对话,尽管体现出诸葛亮的浩然正气,但细细读来却也能发现其中的漏洞。虞翻首先是问诸葛亮认为曹操的实力如何,诸葛亮的结论是不惧为拒,理由是曹操的军队“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这句话是说曹操的军力不强。。但到了后来诸葛亮却又说曹操的军队是“残暴之众”,这句话的意思分明又是说曹操的军力非常强悍,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上一篇:引咎责躬典故出处介绍
下一篇:忧喜交集典故出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