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都觉得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能隐忍的人,其实刘备要比司马懿还能忍,如果刘备没这份耐心是觉不可能建立蜀汉政权的。刘备早期创业条件虽然艰苦,好在有各路贵人一直帮助刘备,好歹也是成功躲过了曹操的几次追杀。实际上刘备的性格就是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也是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刘备的功劳一直在被后人小看,可能发光的总是诸葛亮,这还是对刘备比较不公平的。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先主传》,时间是在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后,主人公是刘备。原文如下: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不太喜欢读书,热衷于养狗骑马、听音乐、穿漂亮的衣服。他身高七尺五寸,两只手下垂超过了膝盖,回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平时寡言少语,待人谦和,高兴或愤怒都不会流露在脸上。他喜欢结交豪杰,年轻人都争相依附。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有数千金的资产,贩马经商,来往于涿郡,看到刘备后非常惊讶,便提供了众多的钱财。刘备就用这些钱财聚集了一批人马。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刘备的性格特征之一,叫做“喜怒不形于色”,意为无论高兴还是愤怒都不会流露在脸上,比喻人沉稳有涵养,感情不外露。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论语 公治长》中的“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诸侯当中,条件最差的非刘备莫属。无论从家族背景、自身条件等诸多方面,他都无法与其他诸侯相比。不过,在汉末的大混乱当中,他却是笑到最后的三个人之一,这无疑是一个奇迹。他有何过人之处呢?这个问题之前我曾经多次谈过,除了有折而不挠的精神和毅力、矢志不移的理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人格魅力。
从上面介绍的这则成语故事可以看出,刘备起家之时的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但他能从弱到强并最终建立蜀汉帝国,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喜怒不形于色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正是这一性格特征,才使得关羽和张飞等人死心塌地为刘备效命,也使得诸葛亮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一位草根创业者,这一性格特质值得后人效仿和学习。
上一篇:讲武治兵典故出处介绍
下一篇:转斗千里典故出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