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后,刘备为了帮关羽报仇,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伐吴。虽然最后的结果,刘备大败还差点全军覆没,不过战事前期刘备还是取得了不小的优势,但刘备此番又损失了张飞,这对于蜀军来说更加雪上加霜了。在小说中孙权面对刘备的进攻,显得非常不淡定,一直想找机会跟刘备求和,如果真是这样孙权是不可能击败刘备的,在正史中,孙权抵抗刘备的信心可是十分坚定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抱头鼠窜”就要揭穿夷陵之战的一个小秘密,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发生在夷陵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程秉、阚泽和孙权。原文如下:
近臣奏曰:“东吴遣使送张车骑之首,并囚范疆、张达二贼至。”先主两手加额曰:“此天之所赐,亦由三弟之灵也!“即令张苞设飞灵位。先主见张飞首级在匣中面不改色,放声大哭。张苞自仗利刀,将范疆、张达万剐凌迟,祭父之灵。祭毕,先主怒气不息,定要灭吴。马良奏曰:“仇人尽戳,其恨可雪矣。吴大夫程秉到此,欲还荆州,送回夫人,永结盟好,共图灭魏,伏候圣旨。”先主怒曰:“朕切齿仇人,乃孙权也。今若与之连和,是负二弟当日之盟矣。今先灭吴,次灭魏。”便欲斩来使,以绝吴情。
多官苦告方免。程秉抱头鼠窜,回奏吴主曰:“蜀不从讲和,誓欲先灭东吴,然后伐魏。众臣苦谏不听,如之奈何?“权大惊,举止失措。阚泽出班奏曰:“现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权急问何人。泽曰:“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夷陵之战打响后,刘备大军进展顺利,东吴将领甘宁、潘璋、马忠先后阵亡。孙权大惊失措,同意了步骘的建议,将杀害张飞的凶手范疆、张达交给刘备,并派程秉去见刘备,恳请刘备罢兵休战。不过,刘备对此断然拒绝,孙权更加心惊胆战。此时,阚泽向孙权推荐由陆逊担任大军统帅,与刘备决一死战。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程秉被刘备赶走时的神态,叫做“抱头鼠窜”, 意为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失败后狼狈逃跑。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书·蒯通传》中的“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夷陵之战,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战役之一,作者也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整个故事。不过,与历史记载相比,小说中虚构的部分实在是不少,下面就针对上面介绍的这段故事情节做一个对比。小说中提到,在夷陵之战开始阶段,东吴就损失了甘宁、潘璋和马忠这三员将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三个人都并非死在夷陵之战的战场。
首先来谈谈小说中被沙摩柯射死的甘宁。关于甘宁的卒年,大概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建康实录》记载的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还有一种是根据《三国志》相关传记推测出来的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但无论依照哪一种说法,甘宁都是死在夷陵之战前,与沙摩柯更是扯不上一点关系。
至于小说中描述的潘璋和马忠,在历史上也并非是在夷陵之战中阵亡的。史料中没有马忠的卒年,但潘璋的卒年却是一清二楚。《三国志·潘璋传》称:“(潘璋)嘉禾三年卒。” 嘉禾三年,是公元234年,既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那一年。因此,潘璋之死与夷陵之战也扯不上关系。
最后再来所以说杀害张飞的凶手张达和范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位姓范的张飞部将叫做范强。《三国志·张飞传》载:“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而在其他传记中也无孙权将此二人交还给刘备的记载。以夷陵之战中孙权的应对之策来看,他根本就不会将此二人交还给刘备。因此,小说中的这个情节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尽管战事开始阶段东吴大踏步撤退,但孙权并未与刘备妥协求饶,而是坚定不移地支持陆逊的作战部署,最后终于击败了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
上一篇:不戢自焚典故出处介绍
下一篇:一拥而入典故出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