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齐通宝大家也是知道的,非常的给力,有很多的传奇故事,如果再说到缺角的大齐通宝,那故事就更加多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缺角大齐通宝的传说具体是什么样的呢?还有这个缺角大齐通宝现世了吗?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其实大齐通宝早在2015年拍卖上就已经价格过亿了。因为大齐通宝唯其罕见,弥足珍贵。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大齐通宝钱的研究始于清代,最早在清代著名泉家翁树培的《古泉汇考》中有所披露:“此钱仁和戴氏所藏,轮有微缺,铜质颇古,字亦拙滞。”告诉了人们第一枚大齐通宝(即“缺角大齐”)的出处和钱币特征,并且最先提出了关于此钱的不同论述,给后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大齐通宝之缺角大齐(图)
拓图首次出现在仁和戴氏之子戴熙的《古泉丛话》中,后来此泉拓图几乎在所有珍泉论丛中有所论述,先后出现在《古泉汇》、《泉币汇考》、《言钱别录》、《古钱大辞典》、《足斋集拓》、《中国货币史》等书中,大齐通宝成为人们谈泉必论的焦点。
据《古泉汇考》和《古泉丛话》记载,此泉最早见于仁和(杭州)戴氏。据戴氏说,当时是此钱得赠于一个酒徒,100多个古钱,其中只有两个出众好钱,一个铁宝庆,一个缺角大齐。杭州泉家吴逸庵,看到两个钱十分喜欢,便提出用数方汉印与之交换,戴氏只把宝庆割爱给他,留缺角大齐珍藏,吴逸庵便做缺角大齐拓片数十张,大家才得见其真容。
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古泉研究盛极一时,杭州一带喜欢古钱的人很多,自发组建“钱社”,其宗旨:以泉交友,各出新得,互通有无。吴逸庵即是钱社的成员,他拿拓本和社友共同讨论分享,此钱真伪毋庸置疑,可谓轰动一时。那时的钱社可能就是以后古泉学社、中国古泉学会、中国泉币学社甚至如今泉学组织的一个雏形。
后来戴氏将大齐给了他的儿子戴熙(1801年至1860年)。戴熙字醇士,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画,喜金石。他将缺角大齐钱拓本首次在其泉学大作《古泉丛话》中予以披露,后世诸谱中缺角大齐均出于此。此泉也一直藏于戴熙手中,1860年(咸丰十年)太平天国攻克杭州时,戴熙死于兵乱,此泉也就在战乱中消失。
他曾在《古泉丛话》中提到:“藏钱已足补史传之缺者为贵,故异钱可考者上也,无可考者次也,厌胜下也。”他首次提出钱币收藏的原则,一直影响至今,为后世古泉收藏指明了方向,我们搞收藏和研究很大程度上也应把握此原则。
【缺角大齐视频截图】
关于缺角大齐的去向,泉界说法不一。民国著名泉家郑家相曾言:“文节在殉难前将所藏古泉悉埋土中,此钱恐亦在埋没之中。”据说戴氏老宅引来了许多古玩商关注,高价买下,掘地三尺,又几经转卖,甚至泥土都要用细箩过筛,仍未见此泉,徒劳一场。此举是对此泉的渴求还是对利润的追逐,谁人能知?
上一篇:大齐通宝到底值多少钱一枚
下一篇:倒牛奶的女仆油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