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共和国,原称罗得西亚(1980年前),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1980年4月18日独立。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
津巴布韦共和国诞生于1980年4月18日,是非洲大陆获得民族独立的第50个国家。它位于非洲东南部,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边和西北与博茨瓦那、赞比亚相连,是个内陆国家。津巴布韦面积390,759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左右,其中黑人约占95%,主要为班图语系的马绍纳族和马塔贝莱族,欧洲白种人约占人口的4.5%。
津巴布韦在班图语系中是“石头城”或“石屋”的意思。在首都哈拉雷市以南300多公里的地方,在南纬20°线附近有座城市,叫维多利亚堡。1868年在城南24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巍然屹立的石头城——非洲著名文化遗迹,大津巴布韦遗迹,津巴布韦由此得名。
19世纪末,英国殖民主义者罗得斯创办的“英国南非公司”侵占了津巴布韦,在这里建立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津巴布韦因此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64年,南罗得西亚的白人政权自行把国名改为罗得西亚,随后又宣布所谓的“独立”,推行野蛮的种族压迫政策。津巴布韦人民奋起反抗,于1966年4月28日在锡诺亚打响了反对殖民统治的第一枪,从此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1979年4月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宣布瓦解。1980年2月27日到29日,津巴布韦举行了独立大选,选举结果,穆加贝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以压倒优势获胜,他本人出任新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4月18日,津巴布韦宣告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
建国以来,津巴布韦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被称为津巴布韦经济的三大支柱。津巴布韦地处热带高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烟草、玉米和牧牛(肉用),粮食除自给自足外,还向邻国出口。津巴布韦还是非洲最大的烟叶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津巴布韦的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有煤、铬、铁、石棉、黄金、锂等四十多种,其蕴藏和开采量在非洲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津巴布韦的制造业有食品、金属和金属制品、化工等。轻工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中国人民和津巴布韦人民在长期斗争中互相同情和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津巴布韦独立的当天,两国就建立了外交关系。
津巴布韦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曾为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2000年以来,因实施“快速土改计划”受到西方制裁,经济大幅缩水。外汇、燃油和生活必需品短缺,通货膨胀率激增,大量人口涌入邻国。2008年3月后,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至当年年底经济基本崩溃,财政、金融和税收等关键部门基本停止运转,水电、通讯、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几近瘫痪。2009年2月,联合政府成立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2016年以来,经济困难加剧,流动性严重短缺。2017年12月,姆南加古瓦政府成立后,努力建设“经济新秩序”,但仍面临诸多困难。
津巴布韦遗迹津巴布韦主要景点之一,是南部非洲最具有代表性的巨大石造建筑遗迹。由曾经在11--19世纪繁荣一时的摩诺摩塔巴王国,在11世纪建造完成。说起来,津巴布韦在绍纳语中是"石之家"的意思。国名起源于这处遗迹。
西诺亚洞是津巴布韦的一处古人类穴居的遗址,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处古代文化遗迹景点,位于首都哈拉雷西北120公里的山区,坐落在一片高低起伏不平的丘陵之中,于公元1887年被发现。遗址周围绿树成荫,杂花遍野。遗址范围包括一个明洞和一个暗洞以及两个洞之间的一个深潭组成。
上一篇:我国与巴林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