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搜索

北洋水师成立

时间:2019-12-16 13:28:16 来源:本站整理 来源:本站整理

北洋水师,详细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吧,这是清朝末期的一支海军舰队,清朝有四支海军军队,而北洋水师却是当中最厉害的一支,舰队的实力甚至一度达到了亚洲第一。只不过后来的结果我们也知道,即便拥有最厉害的海军,还是没能挽救清政府的命运,清朝最终还是灭亡了。那么这支北洋水师最后又是怎么样了呢?

1.简介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匈帝国、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因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重建,1909年合并为巡洋舰队。

2.组建背景

英国凭借海军优势,在广东沿海多次进行挑衅,并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清政府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英国的船坚炮利, 为了加强海防和抵抗侵略,着手采购外国船炮,筹划建立一支近代海军。继林则徐之后,魏源进一步发挥了学习西方筹办海防的思想。19世纪50年代,太平军到达南京之后,江苏地方官员曾多次雇用外国轮船协助清军对太平军作战。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侵略者从《北京条约》中攫得种种特权和利益,极力怂恿清政府购买船炮,迅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从英国购买了“阿思本舰队”,后因英国人诸多挟制,清政府将此舰队退回变卖。太平天国失败后,闽浙总督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制造军舰。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也把从事军火生产的江南制造局改为兼造军舰。

同治九年,天津教案发生,列强出动军舰进行威胁, 清廷甚为震动,天津教案了结之后,命令沿海加强防务,由曾国藩、李鸿章分任其事。

同治十三年,日本派军队侵略台湾。4月14日,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前往台湾处理。沈葆桢等奏称:日本有铁甲船二号,“彼有而我无之,水师气为之夺,则两号铁甲船不容不购也。”清廷批准购买。后因外国不准出售而未果。结果,清政府因无铁甲船,对日本不能不姑示羁縻, 给日本白银50万两,日本侵略军才撤出台湾。恭亲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的紧急机宜,原浙江巡抚丁日昌提出《拟海洋水师》章程入奏建议建立三洋海军,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在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海防”之论压倒“塞防”,晚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

3.历史沿革

光绪元年(1875年)5月30日,总理衙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提交实施方案 ,基本同意创设三支海军的建议 [15-18] ,光绪特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李鸿章受权督办北洋海防后,即着手筹办北洋海军,通过赫德在英厂订购蚊船四只。

1876年11月,320吨的蚊船“龙骧” 、“虎威”驶华,翌年440吨的蚊船“飞霆” 、“策电”驶华。适前福建抚臣丁日昌以台湾防务吃紧,商调龙骧 、虎威二船驻防澎湖;飞霆、策电到闽后,经船政大臣吴赞诚选派管驾募配舵勇 、水手,督饬各官弁认真操练。

1878年6月 ,李鸿章派令直隶候补道许钤身督率四舰北上, 驶抵天津海口。李鸿章亲往大沽勘验后,认为其轮机、器具等件均尚精致灵捷,决定派该四船分驻大沽、北塘并令其每月各出洋会哨两次,练习风涛,循环轮替、调扎并按季合操打靶。因确信蚊船的质量,李又代南洋订购四只。

1879年11月,四船抵津。李将其分别命名为镇东、镇西、镇南、镇北,留北洋调遣。北洋舰只渐多,李鸿章遂奏准“将记名提督协勇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琉球事变后,清廷在日本并琉球的刺激和朝臣防日本亟自强的呼吁下,终于痛下决心,切实筹备海防。在李鸿章的大力推动下,清廷于1880年、1881年向德国伏尔铿厂定造“定远” 、“镇远”两艘铁甲舰。希望“日本闻我有利器,当亦稍戢狡谋。”

1879年,向英国订造了两艘撞击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

1880年7月,李鸿章奏准创办天津水师学堂。11月,在天津创办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1881年,李鸿章奏准“以丁汝昌统领北洋水师”,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月,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9月、10月,在英国订造的巡洋舰“扬威”、“超勇”,蚊炮船“镇中”、“镇边”也先后回国。

到1881年底,北洋海军除国内自造船只外,已陆续从国外购进战舰10余艘。其中有1879年购自英国的炮舰龙骧、虎威、飞霆、策电、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1881年购自英国的巡洋舰超勇、扬威。前从德国定造的主力舰定远、镇远此时尚未竣工。

1882年7月, 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丁日昌奉命率威远、超勇、扬威三艘军舰赴朝以壮声威。清军拘捕大院君,迅速平定叛乱。

1884年,中法因越南问题再起战事,为加强福建海防力量,“超勇”、“扬威”开赴上海,准备会同南洋水师的“南琛”“南瑞”“开济”“澄庆”“驭远”,组成特混舰队一起南下。看到中国对法作战自顾不暇,日本再度在半岛挑起事端,唆使朝鲜亲日的开化党发动政变,驱逐驻朝中国军队。为稳定局势、震慑日本,丁汝昌奉命率“超勇”“扬威”从上海北上,并指挥“威远”运送淮军增兵朝鲜,平息局势。

1885年,清廷深受中法战争中法国舰队横行无忌的刺激,下谕“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10月 ,清廷采纳了李鸿章专设衙门以统辖画一之权的建议,决定设立海军衙门。

1886年5月,奕訢奉旨巡阅北洋海防。8月,清廷为防俄谋占朝之永兴湾,命丁汝昌与琅威理率定远、镇远 、济远、威远、超勇、扬威六舰赴朝鲜釜山、元山一带巡游。8月9日,北洋海军抵达长崎。日本认为北洋舰队的来访是其炫耀武力,向自己施加压力。三天后,长崎事件即告发生。崎案议结,但日本从这一事件中受到了极大刺激,认为“北洋舰队已成为日本最关注、最警惕的清朝战斗力量”。9月,清廷颁布《北洋海军章程》 ,宣布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1887年,自英国购进108吨的鱼雷艇“左一”号,自德国购进108吨的鱼雷艇“左二”、“左三”、“右一”、“右二” 、“右三”号。外定购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竣工,李鸿章下令邓世昌、叶祖珪、林永升、邱宝仁出洋接带,并与1887年秋驶回国。

1888年,北洋海军自英国购进2300吨的巡洋舰“致远”号、“靖远”号,自德国购进2900吨的巡洋舰“经远”号、“来远”号。

1890年,琅威理“升旗事件”发生后,北洋水师洋员数目锐减。

1891年5月,李鸿章奉命检阅了北洋海军,李鸿章派海军提督丁汝昌统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铁快舰于5月20日(即1891年6月26日)赴日本之马关。6月28日抵达马关,经神户加煤,7月5日,北洋舰队安抵横滨。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不宣而战,在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护航舰队,甲午战争爆发。同年9月17日,黄海海战,北洋舰队损失5艘军舰。

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北洋舰队孤立无援,困守刘公岛长达一个月余,抵住了日本联合舰队7次进攻,而援兵不至,最后全军覆没。

1896年,云贵总督王文韶接替李鸿章成为北洋大臣后,随即开始着手复兴北洋水师,向英德两国购买多艘战舰。

宣统元年(1909年),南、北洋海军被改编为巡洋舰队与长江舰队,从此北洋舰队之名亦不复存在。

网友评论

上一篇:中国内地男演员郭涛出生

下一篇: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出生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