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伙伴在读这个《木兰辞》,其中有一句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一句话非常的有诗意,那么很多人对这个“花黄”不是很理解,那么这个这个“花黄”到底是指什么呢?下面的文章就带大家一起来解析分析,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
花黄指:额头上黄色的饰物,并不是指头发上的,这里有个小细节大家要搞清楚了,是额头不是头发了,所以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花黄指:额头上黄色的饰物!额头上黄色的饰物!额头上黄色的饰物!
解析:
依据《木兰诗》中那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古时“贴花黄”就是在额间涂上黄色,“贴花黄”不足以显示高贵的身份,古人还会加入“花钿”。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木兰诗》
北朝民歌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
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
赏析:
此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古人也有胭脂水粉卖的啊,每个朝代都有其不同的方法,就像我们现在有裸妆彩妆很齐全,以前就没有的,木兰诗又提到对镜贴花黄,那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花黄,它是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蜒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因所贴部位及饰物质、色状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胜”、“罗胜”、“花靥”、“眉翠”、“翠钿”、“金钿”等名目。起自秦代,至南北朝隋唐时始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
花钿,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贴花钿成风也是在唐朝。花钿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可见古时妇女的化妆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上一篇: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知识大全
下一篇:四大文明古国谁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