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十分关键的转折点。这场战役盟军总共投入将近300万的兵力,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登陆作战。当时盟军决定抢滩登陆诺曼底,开辟出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对德国兵力做出了有效的牵制。此后德军被迫两面作战,这无疑是替苏军减轻了不少压力。不过诺曼底登陆过程十分惨烈,各方伤亡都很严重,这是一场拿性命拼出的胜利。
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代号“霸王行动”。他们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随后攻下了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288万盟国大军如潮水般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
一位史学家曾经说过:“诺曼底登陆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谋划最机密、筹备最完善、规模最浩大的一次战役”,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当年的场景也几尽模糊,但对于战役的幸存者来说,心灵上带来的伤痛也永远无法抹去。
当然,诸位关心最多的问题应该是战争的惨烈程度。国际上的军事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战役统计,在盟军登陆后的方圆几十公里内,每9秒就有一名士兵倒下,每10秒就折损一名士兵。历史不曾忘却,但这样的场景似乎无法脑补,怎一个“惨”字了得。
这次战争是在英国早期入侵法国作战计划的基础上制订的,前后历经2年多。尽管最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战争的投入也是巨大的。首先就是兵力方面,盟军前前后后总共投入了300万的士兵,敌军大概在140万人左右。这还是保守估计下,实际情况必然要比预计多。
在武器装备方面,盟军海陆空三军在地面共计投入17万各型车辆,60-70万吨各类补给。其中海军共计投入约5500艘各型军舰,空军参战飞机约为14000架。在这种条件下,以牺牲24万人为代价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先不说这些打仗时的具体数据,咱们根据已知的情况做一个初步的估测。战争的范围只有大概80平方公里,持续了70天,一共24万的伤亡。如果平均到每天的话,那就是每小时大概142人死亡,这是何等的激烈程度。
早在1941年9月的时候,斯大林就提出过夹击德军的想法。当时盟军的力量十分薄弱,美国还在靠战争发着横财,英国根本无力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只能派出小部队进行骚扰。直到1942年美国加入盟军队伍,这次战斗计划也被提上了日程。
既然谋划了这么久,双方必然都是十分重视。在后人的眼中,这次战役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甚至可以说是“成败在此一举”。希特勒在得知这次战役的消息后,集中所有精兵强将,短短几个小时就达到138万兵力,同时派出了所有部队的指挥员,准备就此一搏。
盟军作为联合军队,自然也不甘示弱。当时总指挥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也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同时在海陆空三个军队方面,各派两名指挥官。在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策划下,军队被分为两个集团军,大战似乎触发在即,空气是那样的宁静。
战斗开始“突破海安防线,后勤迅速补给……”在一声声指挥命令中,盟军重新来到了这座欧洲大陆的最佳地点。德国对盟军放出的舆论信以为真,把所有的兵力全部布置在了加莱一带。德军见状,一改“闪电进攻”策略,就此转入被动防御。
在德军增援部队尚未赶到之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一声令下,海陆空三军全部登陆。在伞兵的帮助下,诺曼底的交通要道和桥梁工事全部被占领或摧毁,彻底阻断了德军后方援助的道路。短短一个多小时,盟军几十万士兵控制了诺曼底十公里的地区范围。
据参战士兵回忆,当时他们在抢占海滩的时候,子弹就像下雨一样,谁命大谁就多活一会。几十万的伤亡,一大半都是在这几十分钟离去的。特别是伞兵,对于敌人来讲就是一个移动的“活靶子”。诺曼底登陆战役就这样画上了句号,没过多久,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其实在品史君看来,诺曼底登陆战虽然发生在欧洲战场,但与中国也是息息相关。德国宣布投降后,盟军开始腾出手潜心对付日本,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日本就宣布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