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欧洲历史上的沙隆之战,那是公元451年匈奴军队和西罗马帝国军队在马恩河畔沙隆附近的卡太隆尼平原上的一场战役。也被称为特鲁瓦战役。450年后半期,匈奴国王阿提拉要求西罗马割让其一般的领土给他,很显然遭到了拒绝。第二年年初,他与东哥特人、格皮德热等联合组织了4.5万人的大军,兵分三路向着巴黎和奥尔良地区前进。
西罗马帝国将领埃提乌斯与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和阿兰人联合起来,组织了大约4万人的军队,在奥尔良抵御敌人。在这场战斗中,双方都损失惨重。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一世战死,匈奴人被赶到莱茵河以东。关于沙隆之战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在后来的欧洲文学作品中有精彩的描述。沙隆之战被认为是古罗马内部各民族面对共同敌人的一场伟大战争,当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摒弃旧思想,消除仇恨,携手抵抗外族侵略。
通过沙隆会战中参与的那些民族情况来看,当时的欧洲民族已经被分为了两个部分。虽然阿提拉是匈奴王,但他的大部分同伙都是欧洲野蛮人。沙隆之战也可以说是欧洲各国的内战。
沙隆之战发生在今天的法国沙隆地区,大决战的主战场是卡塔隆尼平原。双方投入的兵力有史料记载,匈奴联军约50万,罗马联军约30万。这些数字后来经过考证,被怀疑又夸大的嫌疑。然而,无论多少人参战,沙隆之战在古代欧洲被认为是大规模的战役。
经过几天几夜的战斗,沙隆战役最终以罗马联军的胜利而结束。然而,总司令埃提乌斯并没有杀死战后幸存的阿提拉。在战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将目光投向了意大利北部。
沙隆会战是埃提乌斯的巅峰之战,这场会战的胜利,让他进入了自己军事生涯的巅峰时期,成为拯救欧洲各民族的英雄。在后世的欧洲文学中,有许多描写这场伟大战役的内容,歌颂埃提乌斯的个人英雄主义。然而埃提乌斯因为功勋卓著,功高盖主,引起了罗马皇帝的怀疑,最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