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搜索

古代科举落榜的人怎么办

时间:2021-05-14 10:49:45 来源: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科举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个谁能力强谁就能当第一的,所以落榜这种事情实在是寻常,但是很多事情只有能力强的人才会坐。但是在古代,科举落榜的人都会怎么办呢?

在元祐元年之时,司马光提出了十科取士法,所谓的十科取士法就是一种类似于西汉时期举荐制度的一种方法,是由官僚大夫选择具有某些特质的人才,推荐给朝廷任用。

司马光觉得人不是尽善尽美的,一个人也许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但在其他方面就有所欠缺。如果朝廷选拔人才一定要选择十全十美之人,那这样的话根本没什么人才可选,毕竟“人无完人”嘛。因此,他提议,让在位的官员举荐自己熟知的人才,先进行一番思想、品德、籍贯等等方面的考察以后,再向朝廷输送。

不过这种举荐是有标准的,司马光为了挑选最优秀最顶尖的人才,设立了十科,只有符合其中一个才能被选举,而这“十科”指的是:行义纯固可为师表、节操方正可被献纳科、智勇过人可被将帅科、公正聪明可备监司科、技术精通可备讲读科、学问赅博可备顾问科、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善听狱讼尽公得实科、善治财斌公私俱便科、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

只是,这个十科取士法执行了几个月以后,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有些富豪官家子弟向举荐人行贿,以确保自己能够选上。所以左司谏朱光庭提出了意见,建议朝廷在举荐过的过程中严格考察,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严惩举荐人和被举人,这样才好了起来。

据《宋史》记载:“自唐以来,所谓明经,不过帖书、墨义,观其记诵而已,故贱其科,而「不通」者其罚特重。乾德元年,诏曰:「旧制,《九经》一举不第而止,非所以启迪仕进之路也;自今依诸科许再试。……开宝三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特奏名恩例,盖自此始”。

在古代,如果想要当官,就只有通过三种正规途径:科举考试、世袭官位、皇帝赏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途径也能帮助那些想要报效朝廷的有才之人走向仕途,那就是“恩科”制度。

何伟“恩科”?这要从北宋太祖开宝三年说起,当时赵匡胤发明了一种叫“特奏名”的选拔方式,对那些屡考不中的学子,大开方便之门。

允许他们不用在参加省试,直接跳到皇帝亲自测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并由礼部贡院另立名册。若是附试过关,就会被赐予本科出身及官位。在开宝三年的时候,通过恩科来获取官位的有一百零六个人。

不过不是所有屡考不中的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只有那些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不中,并且积累到一定参考资历和年龄的举人,才能获得这种专门的“皇恩”。而这种让屡考不中而又有真实才能的人欢呼的制度,在此后就形成了一种定制,一直延续到了近代。

网友评论

上一篇:蔡京吃汤包花费三十万是真的吗

下一篇:唐玄宗后悔杀高仙芝吗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