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搜索

混子曰stone历史剧印度史合辑完整版

时间:2018-08-03 17:03:27 来源:本站整理 来源:混子曰

印度曾是全球最早出现文明的古国之一,古印度有非常多的历史可以供我们学习,这次就借助混子曰stone历史剧来给大家看看整个印度史到底是怎样的。不过这样看当然也只能看个大概,但是对一般人来说也够用了,如果你想知道更加详细的东西可能就需要去查看历史书籍了。可能很多人都对印度非常好奇,因为在新闻里总能看到印度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新闻,那这个文明古国一路经历了哪些进化和蜕变呢?

略去一些石器时代的叙述,公元前2500-公元前1900年之间,印度河文明开始在印度北部繁荣起来。这时的国家主要以大城市为核心。

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500年间有两件引人注目的大事:一是吠陀经的文本在这一时期形成,吠陀经是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最根本的文献;二是与此同时在公元前1400年,原住于乌拉尔山脉游牧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南下进入印度西北部(值得一提的是,雅利安人的其他支脉同样参与了中亚伊朗等民族的形成),而雅利安人的南渐则至迟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开始了。

这支雅利安人南下消灭了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曾经印度史是从雅利安人南渐写起的,但是二十世纪的印度史学研究就抛弃了这样的单一起点说,而认为是雅利安人南下与南亚次大陆的原住民相融合形成了早期的印度文明,吠陀经(Vedas)则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Vedas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本集(诗)、梵书(散文)、森林书、奥义书,奥义书的一个核心就是在有形的变换的世界下又一个不变的实在即梵天,这一实在与人类的实在是相同的,从现代哲学的观点看这种思考已经十分精深。

雅利安人入侵之后的时期被称作吠陀雅利安人时期,这一时期非雅利安人以奴隶的形式存在,君主制被认为是主要的体制。

但是福山在《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当中认为,印度早期宗教过于发达形成了政教分离的二元体制阻碍了印度现代国家的形成,相比之下中国政教合一的体制则率先形成了最早的现代国家。

种姓(caste)制度在吠陀雅利安人时期经历调整和变动逐渐定型,但是具体发生时间是早期还是晚期则存在争议。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印度东北部出现了一次非凡的宗教革命,作为对吠陀奥义书中繁琐仪式和杀生祭祀的反动出现了耆那教和佛教,耆那教和佛教在同样阶层的人当中传教,但是他们的教义却是对立的。

手冢大神曾经拍过上下两部的动漫电影名为《佛陀》,讲述乔达摩悉达多的生平,还是很有趣的。佛教的内容大家都相对熟悉,不多赘述了。

在公元前六世纪之前全印度范围内很可能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六世纪到四世纪之间经过了复杂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最后摩诃坡德摩(即乌格腊逊纳)统一了大部分印度。

在前六世纪后半期,波斯入侵印度并占领了印度西北部,该统治持续了不到两百年,并且为印度文化注入了少许波斯元素,不过似乎不太重要。

公元前四世纪末期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并且继续东征征服了印度,随着亚历山大自己的死亡,这个统治也很快结束了。同样,亚历山大东征对于印度文明也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直接影响,他死后孔雀王朝推翻了他的统治,而孔雀帝国覆灭之后大夏希腊人在印度西北部重新建立了希腊人统治,非要说的话,大夏希腊人算是亚历山大入侵的间接后果。

孔雀王朝是重要的,阿育王则是孔雀王朝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阿育王在政治上形成了“万民皆我子女”的观念,推行道德改良以求得幸福的理想;另一方面,阿育王作为佛教徒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了佛教并促进了佛教在国际范围的传播。

此外,他在更大范围内统一了印度并且稳固了印度的版图,几乎是一个唐太宗级别的皇帝。由于佛教教义毁损了帝国的军事力量,此外帝国的过于庞大、藩镇的难以管理和地方自治的精神毁灭了孔雀王朝这第一个巨大的印度帝国,这在某种意义上和唐朝也是相似的。

如同元朝扩展了中国的内亚边疆,宋明拓展了中国的江南版图,孔雀王朝重要的成就在于将西北印度并入印度版图。

公元前四世纪之后的印度进入了比五代十国时期还乱七八糟的战争当中,随着战争一同进行的除了王朝的换代还有版图的扩大,印度在战争中逐渐兼并了半岛南部。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伊斯兰教传入印度。

镜头快速跳到印度近代。在十六世纪早期,当时主要在穆斯林统治下的印度重新陷入了战乱。在这种情况下莫卧儿帝国脱颖而出。

在莫卧儿帝国统治下经济、艺术得到发展,和平得以维持,我们将要参观的泰姬陵和贾玛清真寺都建于这一时期。

到十八世纪,莫卧儿帝国走向崩溃,印度近代史的起点在这个故事上几乎与中国一模一样,一大批欧洲贸易公司(包括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设置前哨并逐步蚕食海洋和内陆资源,不过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十分成功,东印度公司凭借先进的军事训练和科技吸纳了大量当地精英为之服务。

在东印度公司的统治下,印度由一直以来的手工业产品出口国变成了为大英帝国提供原材料的产地。

东印度公司在后期将政策转化为新殖民主义,开始关注教育,社会改革和文化领域。印度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其实是在东印度公司的时期开始的,Lord Dalhousie在1848年上任成为东印度公司掌控者,并设立了一系列将印度转变为现代国家的政策,包括民主化、政权的巩固、公民监督以及教育、科技等。

接下来的几年中,东印度公司的统治在印度引发了社会革命,这些社会革命刺激了东印度公司加快社会改革的步伐,印度社会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最终在1885年建立了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国民大会党是在英殖民时期建立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印度共有将近一百万人参战,战后,更多的印度人要求独立,随之而来的是甘地的非暴力运动。在1930年代,英国开始逐渐进行缓慢的司法改革。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印度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大党对于不结盟运动的支持、穆斯林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所有这些都促成了印度在1947年最终的独立,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也被分裂出去,我们将要参观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就建于1949年。

对于印度的自我想象十分重要的是印度的宪法,印度宪法在1950年完成,将印度确立为一个世俗化的民主国家,印度的建国采用的是费边主义的战略,即政治上采用的是自由民主制,拥有活跃的高等法院和宽松的新闻自由,经济上则是计划经济。

印度直到1990年代才开始经济自由化,这一改革创造了大量的城市中产阶级,使得印度经济发生了飞速增长。我们将要参观的斯瓦米纳拉扬神庙就建成于2005年。

安德森认为,正是印度的印度教使得印度得以在贫富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作为世界上参与者最多的民主政体保存下来,印度教与自由民主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

网友评论

上一篇:春秋五霸排名是怎样的?有人能撼动齐桓公的地位么?

下一篇:师夷长技以制夷什么意思?“夷”在清朝为什么是贬低洋人的字?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