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暴君,恐怕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上夏桀、商纣、隋炀帝这样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暴君,而除了他们之外,历史上其实也还是有其他的很多暴君的,但是唯独只有宋朝,有能力很强的明君,也有不理朝政的昏君,但是却始终没有出现过残害百姓的那种暴君,这又是为什么呢?宋朝时期的皇帝当中为什么没有出现过暴君,这和宋朝时期的什么情况有关呢?究竟是宋朝的皇帝人都很好,还是宋朝的什么情况导致无法出现暴君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提起宋朝,虽然时间久远,我们依然很熟悉。我们当中很多人从小就接触了大量的宋代作品。李清照、陆游、杨万里、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苏轼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能背诵下来他们的作品。影视剧中展现宋朝话题的作品更多了,杨家将,岳飞传,包青天,水浒传,七侠五义等等,大家耳熟能详,都能说上几句情节。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宋朝的科学,文化艺术是高度繁荣的。宋朝虽然经济繁荣,人们富裕,军队规模庞大,但是军队战斗力却是渣渣,败多胜少,不堪一击。这个强势的帝国,竟然被北方游牧民族轮番欺负,先是屈服于西夏,每年岁贡。而后,与契丹族的大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岁贡大量金银绸缎。金国灭了辽国后,开始进攻北宋,“靖康之难”中,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皇室贵族3000多人,北宋又赔付了大量金银钱币。这种耻辱被一度被认为汉民族王朝的奇耻大辱。
宋朝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享国319年,历经18帝中,没有严重的官宦专权,军阀割据。更没有一个暴君。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通过杯酒释兵权,非常平和地取得了政权,改朝换代没有殃及百姓,这是很难得的。赵匡胤继位后,并没有向朱元璋、刘邦那样剪除异己,大肆滥杀开国功臣。宋朝是文官治国,重文轻武,甚至制定了法律,不能鞭打大臣,不杀士大夫,不杀进谏者。在宋朝除了谋逆的大罪之外,是没有死罪的。
宋朝对文人是相当宽容的,秦朝焚书坑儒,明朝清朝大兴文字狱,这在宋朝是不存在的。政治风气开朗,思想学术自由,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宋仁宗,更是把四书五经拿出来,供大家学习。两宋时期,堪称文人天堂,出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思想家,诗词家,艺术家,这也是宋朝文化艺术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如果允许时光倒流,多少文人墨客,希望穿越到宋朝。宋朝被蒙古灭国时,特别是,崖山海战,文人殉国者极多,为中国历代之最。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宋朝皇帝不仅无暴君,皇权的党争也是历代最轻的。我国皇家政权交接过程中,少不了血雨腥风,同室操戈。秦朝胡亥诛杀扶苏。唐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清朝的“九子夺嫡”等,但是宋朝是个例外,除了宋太宗“烛影斧声”稍有争议外,宋朝皇权更迭都是脉络清晰的。出现了几次禅让皇位的情况,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对俘虏的割据统治者的处置方式,宋初,宋太祖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武力进行征伐的同时力主实行仁政,对割据统治者以劝降为主,武力征伐为辅,对统一进程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建国初年,这些“降王”在他们原来的统治区仍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对他们进行笼络和优待,使他们不复生叛心,有利于新统一地区的政治稳定,有利于加快和平建国的进程。不杀他们,反而施行优待,显出了宋朝统治者的宽宏大量和仁慈,有利于收买人心。何况他们的存在,已对宋政府造不成威胁,也就没有杀他们的必要了。
严禁杀戮、施以宾礼,宋太祖特别反对滥杀无辜:“太祖圣性至仁,虽用兵,亦戒杀戮。”宋太祖率兵亲征北汉之时,经过潞州麻衣和尚院,在佛像前,他毕恭毕敬的说道:“此行止以吊伐为意,誓不杀一人。”虽然誓不杀一人的记载有些夸张,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宋太祖不愿在战争中滥杀无辜的本意。灭国而俘虏其主,宋政府却待以宾礼。将兵出师前,宋太祖多次嘱咐将帅不得滥杀,叶梦得称“太祖英武大度,初取撍伪诸国,皆无甚难之意”。
在大军攻讨江南出发前,宋太祖特别交代曹彬:“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曹彬率军攻破南唐之后,后主李煜及其臣僚到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宋朝将领大多较好地执行了宋太祖的嘱托。
赏赐钱物,对于这些曾雄踞一方的割据者,宋政府在经济上大加优待,专门为他们建造了豪华住宅。在攻打后蜀时,宋太祖命令人在京师皇宫右掖门前的汴水河畔大兴土木,为孟昶及其族属“建第五百间”,还说道:“吾闻孟昶族属多,无使有不足。”孟昶被俘后,就将这建造的五百间豪华住宅赐予给他。钱俶归顺后,宋太祖将“礼贤宅”赐予钱俶为“永业”。没有将”伪主“作为俘虏对待,确实是宋太祖的过人之处,也是他宽宏大量的体现。
加封官职,这些割据统治者归顺宋朝之后,都被封王封爵。如孟昶入宋后被封为“中书令、秦国公,并给巨镇节俸”。刘继元被封为“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一次宋太祖赐给刘鋹一杯酒,刘鋹害怕酒中有毒而不敢饮,哭道:“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盛,未敢饮此酒。”宋太祖于是取过那杯酒一饮而进,并笑着说:“朕推赤心于人腹中,宁肯尔耶!”刘鋹不仅没有被赐死,反而被封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后来又进封为太师、南越王。李煜也被封为太师、吴王。病、死时的恩宠,这些“伪主”病重时,皇帝多次派使者前去看望、赐以医药,有时皇帝亲自到他们的宅第进行探望,当听到他们的死讯时,甚至流出了眼泪,有时还宣布辍朝几日。
对“伪主”的安葬标准也非常高,孟昶安葬时,宋太祖辍朝五日,身穿素服在大明殿举行哀悼仪式,并“赠中书令,追封楚王,谥恭孝,赠布帛千匹”,并且用三公的品级标准进行祭奠令相关部门给孟昶制定礼册,设卤簿、鼓吹到孟昶的府邸以示恩宠,赐给一片坟庄,并安排守坟人,给守坟人米千石,钱 50万文。钱俶死后,宋太宗辍朝七日以示哀悼,并追封他为秦国王,赐谥号“忠懿”。他们的丧事也多由皇帝派宦官进行主持,费用由官方支给。对于李煜、孟昶趁五代政权不稳时,趁机割据称王,北宋统一各割据政权后,不杀他们,让他们做衙门中的小吏也无可厚非,然而宋廷对他们施以宾礼,不仅在物质上对他们大加赏赐,还赐爵封王,可以说宋政府非常的宽厚.
宋度宗去世后,其长子赵显即位,为宋恭宗。当时,宋朝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德祐元年(1275年)春,元军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贾似道能出征,结果宋军大败。贾似道被贬,在赴任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同年十一月二十日,常州沦陷。不久平江也告沦陷,临安人心惶惶。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受降仪式,宋恭宗被俘。南宋灭亡 [82] 。宋室和广大的爱国军民始终没有投降,拼命抵抗。
赵显之弟赵昰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文天祥在陆地组织军民反抗元军侵犯,而朝臣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护送赵昰和赵昺乘船南逃,和宋室在海上漂泊,组成行朝。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
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广东新会)。元军在汉人将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 [83] 。张世杰率领水军余部突围而出来到海陵山脚下,听说陆秀夫背负帝昺共同殉国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堕身入海,爱国军民纷纷投海自尽。至此,宋朝至此宣告彻底灭亡。张弘范特于此立“张弘范灭宋于此”碑。
崖山海战极为惨烈,战后,有十万人自杀殉国,海上都是尸体。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