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搜索

康熙南巡真正目的是什么 六下江南都做了同一件事

时间:2020-11-27 08:22:12 来源:本站整理 来源:本站整理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或是出于好奇,民间特别热衷知晓康熙皇帝在南巡时所发生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传闻也是越来越多,让人分不清真假。不过其中大部分事例都是杜撰出来的,康熙多为私访,外人想要知晓皇帝做了什么事,基本不太可能。那康熙南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有一项是明确的,那就是和当地的水利工程有关,康熙六次南巡都做了这样一件事。

1、康熙皇帝南巡

水患历来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只拦路虎。康熙执政伊始,就对水利工程很关注并有相当的研究。那个时期黄河下游决口频繁,引发的水灾不断。康熙高度重视水患问题,曾在太和殿以治河为策论题测试考生。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以后,虽然国家财政存在较大的困难,但康熙皇帝还是下定决心对黄河、淮河进行全面治理。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二十三年间,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先后到过清江、淮安、江宁、扬州、苏州、杭州、镇江等地,查看当地的水利建设情况,亲自带领随行大臣视察高家堰等地的堤岸闸坝,观看陶庄引河、减水坝等水利设施。勉励嘉奖负责水利建设的官员。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次。

在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间,由于平定葛尔丹叛乱,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官员人事变动频繁,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松弛,虚报工程款、贪污盗窃等问题十分严重。引起了全国朝野的关注,康熙第三次视察黄河南岸归仁堤、高家堰等处水利工程时,颁布了《修浚清口诏》《巡视河湖酌定应办工程诏》,具体制定了新的治河方案:深浚河身、筑挑水坝、开陶庄引河、浚直河道和拆除拦黄坝。这一新的治河方略,在第二年由新任河道总督张鹏翮开始组织施工。到康熙四十年底,各项工程陆续完成。第二年夏天,黄河又发生了特大洪害,各项工程都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还有就是第六次。

1707年以前,黄、淮再次发生多年未有的暴涨,水利建设工程上又出了问题,造成古沟塘、韩家庄、清水沟几处堤岸冲决,发生水灾。当年初康熙皇帝闻讯十分生气,立即降旨“今春朕欲亲视高家堰”。他和大臣们商议了新的治河方案——溜淮套方案。康熙帝对溜淮套工程的实施十分不放心,觉得这么大的工程,若是有什么闪失,不仅劳民伤财,后果更不堪设想。于是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巡。

2、乾隆皇帝南巡

乾隆皇帝当政时,每隔一两年要到全国各地出巡。从公元1751年到公元1784年的33年间,他曾经先后六次巡游江南。后两次南巡时,已年逾七十了。

乾隆帝每次南巡都把视察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他十分细心,发现原有的土堤不安全,就下令添筑鱼鳞石岸,还亲自画出图样。有位地方官在奏折里提出的方案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很高兴,立即提拔上奏折的地方官。乾隆帝多次减除南巡途经的山东、江苏、浙江三省赋税。在这些地方他还参观农田和织造机房,亲自鼓励农桑。

南巡所经之处有不少历代先贤的陵墓和祠堂,乾隆皇帝都要派官员前去致祭,他本人亲自参加了大禹陵、周公庙、孔庙及明太祖陵的祭奠。乾隆皇帝还宣布增加所到地方的官学生名额,曾破格赏赐六百多人进士及第的资格。此外对于沿途居住的退休老臣给予特别的优待和礼遇,每次来迎驾者,都要升一级官爵。

3、两朝皇帝南巡有何不同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的主要目的是治河、导淮、济运,此外查看东南地区社会情况和民生疾苦,每次巡行都是乘轻车(舟)带少量随从,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没有骚扰地方的老百姓。

乾隆皇帝声言他南巡的做法和其祖父康熙皇帝一样,其实不然哦。

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的前一年,都要派出官员勘察路线,安排地方修桥铺路、盖建行宫。操办的地方官吏就乘机勒索沿途的百姓,稍不服从,就拆房平坟,甚或借整肃盗匪的名义把无辜平民投进监牢。

出巡的排场奢华惊人。据史载,随行的王公大臣、侍卫官员有两千多人,水路动用大船一千多艘,陆路征用乘马六千匹、马车四百辆、骆驼八百头,征调拉船纤夫三千六百人、服役民伕一万人。从北京到杭州兴建了行宫三十所,没有行宫的地方,搭黄布城和蒙古包毡房。凡是御驾经过的道路要洒水除尘,沿途三十里以内,地方官员一律穿上官服迎驾,所有的绅士、读书人、老年百姓都要到现场排队跪拜。

地方官员和富商为了讨好皇上,挖空了心思。乾隆皇帝在扬州大虹园停留时,顺口夸赞说:这里风景不错,很像北京南海的“琼岛春荫”,就只少一座喇嘛塔。扬州官员听见了,认为有了献媚的好机会,暗地买通太监取得图样,连更连夜施工,第二天早晨就造出一座喇嘛白塔。乾隆皇帝奖赏了这些操办的官员、富商。有正直的官员劝告乾隆皇帝不要这样穷奢极欲铺张浪费。他听了恼羞成怒,将其贬职。上梁不正下梁歪哟,朝廷上下铺张奢靡、献媚取宠的风气越来越滋长。

乾隆帝在位初期,国家财力曾达到高峰。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国库有七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储备。然而到了乾隆末年,库存只剩下了二百万两,这与乾隆帝的挥霍浪费分不开,也与吏治的日益败坏分不开。老百姓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了。有史学家评论,乾隆六下江南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两朝皇帝六下江南成了作家们创作的热门题材。以金庸小说《鹿鼎记》影响最大。金大侠在书中塑造了一个青楼小子韦小宝,康熙皇帝与他惺惺相惜、相互扶持。放荡不羁的韦小宝终究过不惯官场生活,辞官之后就到江南去了。

人们开始想象,康熙六次下江南是不是去找韦小宝......给乾隆皇帝编造的故事更神奇,说他本是汉人,当年出生时被调包进的皇宫。下江南主要是回家乡,看他的亲生父母……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网友评论

上一篇:吃火锅有哪些花样?看看清朝妃子们都吃出了什么花样

下一篇: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是谁?最终的结局如何?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