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在九子夺嫡当中惊险胜出,成为了康熙的继任者,不过雍正称帝以后却要求他的兄弟们把名字当中的“胤”字给改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上位以后,都会把一些名词当中的一个字给改掉,目的就是为了避嫌。当然这种避嫌就算皇帝不建议,手下的大臣们也会帮皇帝执行,毕竟在当时的礼仪这方面还是非常讲究的。但是让自己的亲兄弟改名字,这件事就不怎么多件了,到底“胤”这个字触犯了哪些禁忌呢?
经过九子夺嫡的腥风血雨,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他登上皇位后首先就是让他的所有兄弟们都将名字中的“胤”字改为了“允”字,为什么雍正非要让他的兄弟们改名呢?
中国封建历史上这种因为皇帝名字所产生的避讳是由来已久的,《公羊传》就曾写:“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说的就是避讳规则,而中国历史上那些对本朝皇帝以及先祖名字,甚至是年号、谥号等都会有避讳,其中因为避讳会用其他字代替,就是为了表示尊重。
秦始皇单名一个政字,所以秦朝的“正月”就成了“端月”。而《老子》开篇那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也在汉成帝刘恒登基后改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汉朝时避国讳已渗透到方方面面。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有因为皇帝名字而要求改名的。就好像李世民去世后李世绩改为李绩,宋朝的赵匡义改名赵光义。
清朝是满人所建立,满清皇室刚开始的时候起名都是用满文,然后翻译成汉字,那名字起的是相当随意,努尔哈赤自己的名字翻译成汉文就是“像野猪一样勇猛的人”,多尔衮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獾”,阿济格则是“小儿子”,他们当时并没有接受汉文化,当然也就不会有避讳皇帝名字的要求。
清朝第一个要求避讳的皇帝是康熙,他已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因此这时候的黑色不能叫成玄色而必须改为元色,就是因为康熙的名字叫做玄烨,而玄武门”也被改成了“神武门”。而康熙的兄弟们起名的时候并不是按字排辈,因此都不用改名。
但是康熙本人接受汉化非常深,他就坚决实行汉族人的命名制度,不但给儿子们用了统一的“胤”来起名,就连子孙排行的用字也都给决定了。因此我们就看到了胤禔,胤礽、胤祉、胤禛等名字。
雍正刚一登基,宗人府的官员们就上了奏章“亲王阿哥等名上一字,与御讳同,应请更定。”这意思就是亲王们和皇帝的名字有一个字相同,应该有所避讳,请雍正定夺怎么改。雍正先是回复“名讳由圣祖钦定,不忍更改”,而接着就是“礼部宜奏请皇太后裁定”。最后才是雍正正式下诏“朕曾奏闻皇太后,诸王阿哥名上一字,着改为‘允’字。”从此之后,雍正的兄弟们的名字都改为了“允”字。
从此后开始,历代的清朝皇帝都开始有名字上的避讳。乾隆本名弘历,他的兄弟们都改弘为宏,嘉庆本名颙琰,他的兄弟们改顒为永,而道光本名旻宁,他的兄弟们也都该旻为绵。现在知道为什么雍正的兄弟为何改名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