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搜索

宋朝防寒神器介绍

时间:2018-12-11 17:03:54 来源:本站整理 来源:本站整理

又到了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了,早上只想窝在温暖的被窝里根本不想起床啊!不过我们现代有了暖气都还这么难熬,古人又是靠什么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呢?今天就拿宋朝人为例,为大家讲讲宋朝的防寒神器。其实到了宋朝年间,过冬已经不算什么难事了,可能在早个几百年会显得比较难办,毕竟宋朝的科技发明还是非常厉害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宋朝人的智慧如何吧。

前些天还穿着短袖的衬衫,不想一转眼就入冬了。冬季天寒,菜蔬短缺,对北方人来说,入冬前必做两件事:储存大白菜;打开供暖设施。古时没有集中供暖系统,那么古人过冬又怎么御寒呢?

我们要度过漫漫长冬,离不开一床棉被。古人的床榻之上,当然也有棉被。也许有些朋友会说,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古人没有棉花,用怎么填充棉被?其实,中国人种植棉花的时间并不太晚,大概唐宋时期棉花便从边疆传入了内地。南宋时,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江南、川蜀一带,都出现了棉花种植业,宋人说:“闽岭以南多木绵,土人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宋人习惯将棉花叫成“吉贝”,又常称之为“木绵”,因此今人读史料,很容易跟木棉科的“英雄树”木棉相混淆。宋人所说的木绵,“高仅数尺”,“二三月下种,秋生黄花,其实熟时,皮四裂,中绽出如绵”。符合这一描述的作物,只能是棉花,而不可能是今日的木棉。

由于棉花的种植已相当广泛,宋人的许多纺织品都使用了棉花。苏辙有诗写道:“永漏侵春已数筹,地炉犹拥木绵裘”,诗中的“木绵裘”相当于今天的棉袄;苏辙之孙苏籀也亦有诗:“径从南浦携书笈,吉贝裳衣皂帽帷。”“吉贝裳衣”则是棉布衣。浙江兰溪县南宋墓曾出土一条完整的棉毯,长2.51米,宽1.18米,纯由棉花织成,双面起绒,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可知宋人的棉织技术已相当成熟。

浙江出土的南宋拉绒棉毯

用弦弓将棉花弹得松软,填充进被套,便是棉被。许多人以为元明时期才出现“弹棉花”的技术,其实宋朝史料中已有“以竹为小弓,牵弦以弹绵,令其匀细”的记载。不管将棉花用于纺织,还是作为棉被的填充物“棉絮”,都需要先“弹棉花”。不过宋时尚没有“棉被”一词,一般叫做“重衾”、“绵衾”。

在寒冷的冬天,棉被的保暖效果是相当不错的,所以白居易老人家才说:“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南宋有一个叫华岳的读书人,获赠一床棉被,非常兴奋,也写了一首诗,宣布从此不再担心冬天太寒冷:“一床浪卷芙蓉皱,十幅香重锦绣开。不怕夜寒侵斗帐,却愁春梦到阳台。”

苏辙也有诗歌提及棉被:“午鸡鸣屋呼不起,欠伸吉贝重衾里。”他的哥哥苏轼,则有一件棉衣,是儋州土人送给他的:“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用一件棉衣,足以抵御海南岛的海风了。

但是,如果在北方,冬夜里就算盖上一床棉被,恐怕还是会感到寒冷,“罗衾不耐五更寒”啊。怎么办?苏轼还有一件御寒神器,叫做“暖脚铜缶”。他曾给一位叫杨君素的老人家寄去一只暖脚铜缶,并写信告诉他使用方法:“某去乡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尽,惟公龟鹤不老,松柏益茂,此大庆也。无以表意,辄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密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也。道气想不假此,聊致区区之意而已。”

苏轼的这个暖脚铜缶,其实跟我们今天用的暖水宝是差不多的,装入热水,拧紧盖子,夜里放进被窝里,可以暖脚。因此,宋人又戏谑地将它称为“脚婆”、“汤婆子”。

这就是“汤婆子”了

苏轼的朋友黄庭坚大概是听了苏大学士的推荐,花了一笔钱买了个“脚婆”过冬御寒:“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看来“脚婆”的保暖效果还不赖。南宋诗人范成大也写过“戏赠脚婆”诗:“日满东窗照被堆,宿汤犹自暖如煨。尺三汗脚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来。”昨夜踏霜的双脚,在“脚婆”的温暖下,居然出了汗;诗人睡到日头晒屁股才醒来,而“脚婆”还是热乎乎的。

你一定会同意,在寒冷的冬天里,在钻进被窝之前,如果能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汤,那肯定是一种享受。宋时东京,“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这些“提茶瓶人”之所以到了三更半夜出来做生意,是因为下半夜,办公事私事的人下班回家,路上通常都会买一碗茶汤喝,暖暖身子。

可以想象,“提茶瓶人”所卖的茶汤,一定是热腾腾的,因为茶汤得趁热喝;在“风雪阴雨”的大冬天,更是没有谁会掏钱买一碗冷茶。所以,宋朝市井中叫卖茶汤的“提茶瓶人”,必备一个烧汤烹茶的炭炉,叫做“镣炉”,炉子的外面,通常套着用来提挈的编笼。我们从南宋画师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上,便可以找到这种可以提着走的镣炉。

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局部

我相信,在苏东坡的家里,必定备有烧汤烹茶的镣炉,因为苏轼喜欢烹茶,还特别讲究茶具,比如,他认为煮水的铫子,最好是石铫,因为“铜腥铁涩不宜泉”。杭州西湖净慈寺的南屏谦师是一名茶艺高手,曾为苏轼点茶,用上了当时非常名贵的兔毫斑黑釉建盏:“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镣炉是宋人烹茶的标配,热爱烹茶的苏大学士怎么可以没有一套精美的镣炉?在冬天,镣炉还可以用来取暖,你看,陆游有诗曰:“急雨狂风暮不收,燎炉薪暖复何忧。”一炉在手,寒冬不忧。

苏轼不但深谙烹茶之道,而且十分好酒。他自言:“(我)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意思是说,天下最喜欢饮酒的人,恐怕没有排在我我前面的。不过苏轼酒量不行,他承认:“余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意思是说,天下最不能饮酒的人,恐怕也不会比我再差的了。苏轼的酒量是饮酒终日,不超过一斤。要知道宋时流行的是低酒精度的黄酒,而不是高酒精度的白酒(蒸馏酒),一日一斤当然是浅量。

黄酒,一般要烫热了喝,这是饮用黄酒的一大特色。在冬天饮黄酒,更是以温酒为宜。我们知道,饮酒可以暖身子,在寒冷的冬季喝一碗温温的黄酒,是御寒之道。按宋时风俗,时序进入农历十月,“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

宋人有专用的温酒器皿,比较常用的叫做“温碗注子”。温碗注子由“温碗”+“注子”组合而成,注子即酒壶,温碗则是承放注子的器皿。饮酒之时,先以注子盛酒,再将注子套于温碗上,温碗可倒入开水,将注子里的酒温热,然后才倒入各人面前的杯盏中。以苏大学士对饮酒的讲究,怎么可能没有一套温碗注子?

这就是温碗注子

冬天的筵席上,酒可以用温碗烫热,菜肴呢?又该怎么保温?宋人发明了一种暖碗,叫做“孔明碗”,又叫“诸葛碗”。名字似乎暗示了此碗与汉末的诸葛亮可能有些渊源,但毫无证据表明诸葛亮与孔明碗有关。从出土的瓷器文物来看,最早的孔明碗来自北宋。

孔明碗的特点是:碗有双层,里层与外层之间中空,外层碗底有孔洞,可以从孔洞灌注热水入夹层,然后塞住孔洞。这样,冬天用灌了热水的孔明碗盛存食物,便可以给食物保温了。

青白瓷孔明碗

在宋代,如果你的家里备有几床吉贝重衾,以及一套包括孔明碗、温碗注子、镣炉、汤婆子等在内的御寒神器,你的冬天便可以过得既有风度又有温度了。

网友评论

上一篇:宋朝繁荣的背后隐藏了哪些危机?北宋积贫积弱是如何形成的?

下一篇:包拯家训原文及翻译 古代著名经典家训介绍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