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搜索

秦始皇和刘邦两位同年代的帝王,为何总让人产生时间上的错觉?

时间:2019-01-30 08:55:20 来源:本站整理 来源:本站整理

可能很多人还觉得,秦始皇和刘邦是两个年代的人。其实他们两位出生于同一年代,秦始皇仅仅比刘邦大了三岁而已,只是他们分别开创了两个伟大的朝代。那为什么把秦始皇和刘邦两人放在一起,总会给我们产生一些时间上的错觉呢?主要还是因为秦始皇是从战国完成了统一,当时的刘邦只是一个无名小辈,和他同期提及最多的人不是秦始皇而是项羽。从这点来看,就造成了秦始皇和刘邦在时间上的错觉。

秦始皇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去世于公元前210年。

汉高祖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去世于公元前195年。

相信无数人初次比较这两位伟大君主的生卒年龄,都会自然而然的讶异。在通常印象中的两代人,其实实际年龄竟只相差3岁,根本就近似于同龄人。

当秦始皇承秦国六世先君之余烈,择能者而委之以责,遣大军攻灭六国,而后始建帝制,虎视何雄哉的时候,刘邦还只是大秦帝国沛县治下一个籍籍无名的平民百姓。

然而, 秦始皇登基后,一方面急于求成,滥用民力,不止是原六国百姓,甚至秦国关中本土百姓,也同样不堪忍受;另一方面又过于超前,特别是郡县制的普遍推行,将原关东六国精英,全推到了反秦阵营。

秦始皇修筑长城、驱逐匈奴,开拓南岭,对后世中国的意义和贡献何等重大,但同时也令天下百姓负担极其沉重。

他又为着自己的奢侈享乐,大兴土木,营造宫室七百余所,蓄藏美女万人,还征发超过70万的民众到骊山,为自己营造富丽堂皇、遍布各类机关的陵墓,墓中以人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珠玉珍宝,不可计数。天下各地的石料木材,都通过人力运输到关中,以备其宫室、陵墓之用。

当时全中国人口约二千万,被秦始皇征发造宫室和坟墓的,约150万人,加上修筑长城的50万民夫,防御北疆的30万士卒,南征岭南的士卒和移民50万人,以及其他各类苦工杂役,总数不下三百万人,竟占了全国总人口的15%以上。

加上秦法严苛残酷,许多平民因小事便沦为罪人,被征发去服各种苦役。而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秦始皇更徵敛无度,对百姓课以重税,举国大地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天下苍生百姓更「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秦始皇的各种征发,将天下民力透支到了极致, 因此,不止是新被征服的关东六国【苦秦久矣】,就连秦国统治了六百年的关中本土同样【苦秦久矣】。秦襄公、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多位明君英主苦心孤诣积蓄六百年之久的国力和民心,在短短十几年时间便尽数丢弃。

齐楚燕赵魏韩这关东六国, 他们不是王世充窦建德,不是五代十国、不是张士诚陈友谅那种军阀政权,而是有几百年历史、有自己统治精英集团,形成了自己独立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真正“国家”。所以战国七雄才能动辄动员超过十分之一人口,出兵数十万鏖战,类似于近代国家的总体战,远非后世那种一战即亡的割据政权所能比。

因此,要吞并与消化这样的国家,也是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秦始皇承令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单位,整顿交通,在全国修建驰道,将天下混同为一。同时在天下广立郡县,县下设乡,乡下设里,每十里设亭,各有官员管理治安、监察民众,使中枢命令可迅速传达到帝国每个角落。

这种种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终于将原来彼此隔阂的列国民众,重新捏合成一个统一民族国家的雏形,建立起中国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之后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然而,秦朝统一后的仅仅十余年时间,绝不足以真正泯灭原来六国精英和百姓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

秦始皇不行分封制,不分封自己子孙为王去统治六国旧地,等于是让本可以通过效忠于被分封各地的秦朝皇族,从而间接效忠于大秦天子的六国精英集团,都彻底被砸了饭碗。砸人饭碗如杀人全家,他们怎能不潜藏反心?又怎能不决然投入到九死一生的造反事业中去?

秦朝短暂统一即灭亡,便证明了没有同姓宗王分封来过渡,想在广大的关东大地,一步到位到郡县制,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50岁的秦始皇去世后不久,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关东六国旧王族纷纷复国,天下各郡县云集响应,众多草莽英豪纷纷起兵,攻杀秦朝官吏。

昏君胡亥、奸臣赵高等人紊乱朝纲,杀害忠良,自毁柱石,如大将蒙恬、上卿蒙毅、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左丞相李斯相继被杀,大将章邯被逼率二十万大军倒戈降敌。

48岁的刘邦则投身义军,率领两万偏师孤军破武关,一人一军之力,便荡平了几百年世人眼中难攻不落的秦国本土,迫使秦王子婴投降;秦王朝竟连将势力收缩回关中,保住八百里秦川故土亦不可得, 仅仅三年后便宣告亡。

刘邦更约法三章,尽废秦朝苛政,便收得关中父老民心,秦朝短暂统一二世而亡后,竟无一个半个故秦子民,更有复秦之念。这点甚至远远不及此前被秦国攻灭的六国。

刘邦击败项羽称帝后,不忘“约法三章”之初心,继续他的种种轻徭减赋、与民休息举措,将之推广到全国:

将那些因躲避战乱而逃亡山泽之百姓,尽数召还安抚,并归还他们良田宅邸;

解放那些因饥荒沦为奴婢的百姓为平民;

告诫地方官吏当以律法训导教化百姓,不可随意鞭笞污辱;

将秦制极重的“泰半税”改为极轻的“十五税一”(秦税:1/2=50%,汉税1/15=6.66%),

废止了自秦朝以来沉重的徭役,更曾因宫室修得稍显壮丽而训诫大臣,连大汉王朝的都城长安城,都是他儿子汉惠帝时期才修好的。刘邦:【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

也正是刘邦这种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和秦始皇完全南辕北辙的政治方略,经历了几百年战乱后,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太平盛世终于降临到华夏神州。

同时,刘邦一方面继续以郡县制治理秦国故地,一方面通过战争和谋算双管齐下,削平了彭越、英布这样的异姓诸侯王,同时昭告天下,"白马之盟",非刘不王,分封自己的刘氏子弟为王,君临六国故地。 这种郡县和封国并行的“郡国制“,就有效地将原来六国的精英集团,容纳进新王朝的统治中枢,更通过近百年时间,消化各国的精英人才。

等到汉武帝时,各个诸侯国的国家意识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都有了身为新的大汉王朝国民的身份共识了,自然就有推恩令来削弱诸侯国,实现真正大一统了。

从几千年之后的后人的角度,我们当然可以称颂秦始皇的功绩对后世中国何等伟大,然而这功盖八荒、声雄千载的功业,纯粹是建立在当时亿万普通百姓的累累尸骨之上。

在骊山、在长城、在天下各地,劳累下惨死的百姓,严刑酷法下惨死的百姓,会感念这样的文治武功么?

刻石诅咒“始皇帝死而地分”的人,心心念念"伐无道,诛暴秦"的人,会感念这样的文治武功么?

秦始皇驱御天下之万民为其仆役,靠着人民血肉成就的那些历史贡献,真正的英雄,是万千个无名无姓,以血肉之躯去筑就长城、筚路蓝缕去开拓五岭的人民!

雄才大略如秦始皇,气吞六合的辉煌功业,仅传二世及身而灭,反而是刘邦这位起自平民的布衣天子,万众归心如百川汇流,开创了令每个汉人为之骄傲的煌煌四百年大汉王朝。

刘邦比秦始皇更高明的地方,恰恰就在于他顺应时势的妥协和远见卓识,是“上善如水”的大智慧。

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不止是一个王朝如此,小到一个家族,甚至一个人的人生,也是同样这般。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只有人民创造了历史,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有多少帝王天子恋繁华,到头来兴亡盛衰不由他。只看那始皇大业千秋梦,转眼秦砖换汉瓦。莫道是沧海桑田多变化,到头来楚河汉界由谁划。只看那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守天涯。成也罢,败也罢,千古英雄浪淘沙。水能载舟亦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网友评论

上一篇:秦始皇身世为何一直是个谜?

下一篇:秦朝统一之后,有其他六国的人入秦朝做官吗?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