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建立初期,齐国就被赐给姜子牙,作为姜子牙的封国,这时候的齐国还是被称为姜氏齐国的。但是后来,姜氏齐国被田氏篡夺,成了田氏齐国,然而历史上那些被夺了政权,改朝换代的,不都是换了一个国名吗?为何田氏齐国为什么夺了齐国却没有改换名字?田氏是如何夺得齐国政权的,但是为什么没有改名字呢?
篡了别人的政权,却沿用别人的国号,这就类似鸠占鹊巢,在旁人看来怎么感觉都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
这就好比住着别人的房子,虽然过不了户,但却有实际的支配权,而且这房子的主人,也失了权势,甚至最后还丢了性命,所以对于实际使用者,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
那么田氏抢了姜子牙的齐国,为什么连国名都不改,改了国名不正是更名正言顺?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田氏不改国号,实际上蕴含了大智慧。
齐国的建立可以追溯至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为了管辖辽阔的疆域,西周统治者实施了大规模的分封诸侯,而作为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很荣幸地被分封到了营丘,建立起了齐国。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句话用在姜子牙的后代身上再也适合不够,等到传到齐康公时,姜子牙的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厦,已经无法挽回地走向了崩塌。
齐康公是齐国姜吕政权的最后一位国君,除了荒淫无道,似乎再也无法用其它合适的词来形容,齐康公的齐相是田和,借助祖上数代人的沉浮,田和在此时已经牢牢掌握了齐国的政权,他看着沉迷酒色的齐康公,很不爽。
于是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好”去处,一座孤岛,让他去孤岛上钓鱼,充分发挥姜子牙钓鱼的祖传手艺,还给齐康公一座城邑,让他侍奉姜吕的先祖,正所谓:食一城,以奉其先祀,不过后来田和把这座食邑也给收回了,留下齐康公在孤岛上自生自灭。
公元前379年,在孤岛上的齐康公咽了气,姜子牙的子嗣经过了几百年的统治,彻彻底底断送了姜吕的江山,不知道姜子牙看到后代的不争气,又会作何感想呢?
齐国的田陈,到了田和当家的时候,已经完全掌握了齐国的政权,在公元前386年,正式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也就是说,姜吕的江山在齐康公咽气之前,就已不复存在了,也就是从田和被封为诸侯起,齐国已经变为了”田齐“。
田和能够被周天子承认,魏文侯出了不少的力,当时的田和看准了魏文侯霸主的实力,于是多次找魏文侯,好话说尽,终于使得魏文侯点头。
不过魏文侯之所以选择帮助田和,那也是有私心的,因为自己被封为诸侯,其实和田氏也有着同样的尴尬境地,那就是路数不正,田和被封为诸侯,这样战国七雄中,路数不正的就达到了四位,其余诸侯国尽管根正苗红,但也阻挡不了其余诸侯的人多势众。
田和被封为诸侯之后,正式田陈的政权正式被列于周室,历经几百年,总算从仆人变为了主人,田和也被成为齐太公,成为了田齐的开国君主,当姜子牙的宗庙彻底消失在齐国的时候,没有任何异常,田氏代齐似乎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和平的”政变“。
按照常理来说,篡了别人的政权,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国号,比如说后来王莽篡了汉室政权,就立即改国号为”新“,武则天篡了唐朝的江山,也立即改为了”周“。
改国号,也就意味着自己新建立的政权是合法的,更向民众高调宣布了,天子轮流坐,今日到我家,所以建立起新政权之后,改国号也就意味着要改国运,在这王朝的更替中更是屡见不鲜,想想也是,自己为自己的江山命名,想想都是一件自豪的事。
那么为何田和还延续姜子牙的国号”齐“,他为何就不改?其实这背后正是蕴含了田和的大智慧,他不是不想改,是不能改。
改国号,虽然容易,但是能不能被认可那就是不容易了,田和如果贸然更改国号,他所面对的压力,是他无法承受的,很可能田氏几百年的积累,就在该国号上功亏一篑,这显然是一笔超级不划算的买卖。
田氏代齐,并非是一朝一夕通过武装政变而突然建立的,从田完入齐到田和被封为诸侯,中间历经了近300年,在这个过程中,民众也渐渐地习惯了田氏的齐国,如果田和被列为诸侯之后,更改国号,这会引起民众的不适应。
当然,齐国贵族并不是只有田氏一族,还有其它的大家族,把齐国的国号给改了,那些姜吕旁系的大家族,势必会很反感,虽然这些旁系势微,但是一旦联合起来,这股力量那也是不容小觑的,坚持改国号,很可能让田氏好不容易得到的政权在阴沟里翻了船。
而我们也已提到,田和被封为诸侯,那是中间经历了很多的是非曲折,被封为诸侯都如此艰难,更改国号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更改国号很容易引起周王室的反感,毕竟齐国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你把国号改了,这不明摆着是不拿村长当干部呀。
此外,田和如果更改国号,那势必会在短时间内激化和诸侯之间的矛盾,而引起诸侯国的群殴,本来大家都在名义上是周王室的小弟,你突然改了名字,这是要脱离周王室,凌驾于其余诸侯之上的打算?
所以,田氏抢了姜子牙的齐国而不改国号,彰显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智慧,既在实际上控制了齐国,又让所有人都接受了田齐的政权,这种两全其美的做法,田氏当然乐意为之。
上一篇:越王勾践剑为什么不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