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了,很多人都准备在这一天买很多东西,而类似双十一的购物节其实并不少,那现代人有这样买买买的购物节,古人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节日呢?古人的生活当中,会不会也像现代人这样,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设置一个可以让人们享受购物的乐趣的节日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古代商业经济不发达,商品流通很慢,不像如今的城市,哪哪儿都有商场店铺,手机还能随时网购,古人要想买个东西,只能去“集市”,也就是在每个月指定的日子,附近的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交易。
赶集的人,无论商贩还是买家,都要“赶早集”,路程远的,半夜就得起来!这跟现在熬夜秒杀的剁手党,有得一拼。每逢过节,集市交易就特别火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购物节!主要集中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这五个节日。
一年之中,遇到这些节日,大伙儿除了大饱口福之外,就是带着老婆孩子买买买!比如,元宵的购物节也叫“灯市”,虽然主要以卖花灯为主,但同时也有人说书、办画展、卖瓷器、弹乐器……当时的人们也很有生活情趣呢!
古代的商家,怎么玩促销?你知道吗?宋代商家的促销手段十分高明,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关扑”的游戏,说白了,就是咱们现在的——幸运大转盘。
顾客需要把飞镖投向旋转着的八卦盘,如果飞镖正好扎中事先约好的图案,就算顾客赢。当然,宋朝关扑的精髓在于,只有先将钱或物品押给店主作为赌注,才可以参加!如果顾客赢了,就可以拿走店主押的东西。输了的话,钱物自然归属店家。
关扑在宋代特别火爆,尤其是在七夕购物节里,赌徒们输得只剩裤衩都算“幸运”的了,把车马、房屋、员工都赔进去的人,也不胜枚举。你看,还是没有如今我们直接打折、送券、免费抽奖来的实在啊。
在陈列上,古人也有他们的绝招。据宋代《燕京杂记》记载:“京师市店,素讲局面,雕红刻翠,锦窗绣户。”商家们为了提高商品的档次,喜欢把店铺装饰得非常豪华,不仅招牌高挂,晚上还挂起五光十色的锦纱灯笼,把店铺照得如同白昼,吸引顾客上门。
你看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这家“正店”,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在北宋是名副其实的酒店。开封城像这样的“正店”共有七十二家。“十千脚店”比“正店”差一档,门口的方柱标牌,晚上可以在箱内点上蜡烛,这大概是最早的灯箱广告了!
有的店铺会摆挂商品宣传字画,张挂名人书画,附庸风雅,以此来升华店铺的品位,提高顾客的回头率。
还有些茶肆、饭馆、酒店中,特意安排乐器演奏和评书为客人助兴。总之,这些经营者们深谙商品包装之术,以此迎合达官巨贾、贵妇名媛的消费心理。
怎么样?是不是应了那句: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人性啊。
每次到了购物节,明明心里说不买,身体却很诚实的加了购物车……好在现在的我们,不用起大早,披星戴月,风尘仆仆地赶早市,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物品,而且选择的空间无限大!
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变得十分发达,商品种类也琳琅满目。比如唐代就出现了“私人纺织作坊”,织品的品种奇多,包括绫、锦等十几种。唐代还出现了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极高地位的艺术瑰宝——唐三彩。
到了宋朝,随着造纸、印刷、制茶、火器制造等技术的普及,手工制品越来越多样化,手工艺界也卷起一股“拼脑洞”的freestyle风气!那个时候的集市上,没有你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当时宋瓷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今天的iPhone啊,直接席卷亚欧大陆,享誉海内外!
中国古代的匠人工艺真心发达,几乎所有的饰品、服装等都以手工“私人定制”为主,精致也好,奢华也罢,这些都是我们后人无法比拟的。
元朝的时候,因为蒙古人受儒家“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较小,对商品交换的依赖较大,元朝和欧、亚、非三大洲,都保持着友好的联系,海外贸易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在出口商品中,最负盛名的就是纺织品。“丝绸之路”因汉朝出口丝绸为名,到了元朝,苏杭五色缎、釉、绢、布(花布、青布)等织品,同丝绸一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恭候多时的外商手中。
另一件新崛起的“made in China”自然是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陶瓷了。
就像唐朝流行唐三彩,宋朝流行玉壶春,元朝的特色就是青花瓷,当时出口到老外手中的青花瓷,包括青白花碗、瓦瓮、粗碗、水埋、罐、壶、瓶……一直到现在,伊朗、土耳其等国家的博物馆中,还保存了当时的元青花。
那时候,中国的绸缎和瓷器,非常受古欧洲贵族的欢迎,是外国土豪们互相送礼的首选,也是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奢侈品!
法王路易十四在自己的宫廷里建造了“中国瓷宫”,奥古斯都二世拿600名精锐萨克森近卫骑兵,只为跟普鲁士帝国腓特烈·威廉一世交换100多件中国瓷器。
今天,我们的剁手族在兴奋“海淘”“代购”的时候,要知道,古代的老外,也得花重金“海淘”来自我们中国的奢侈品呢!
在我们这个年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购物节?像大家口中的“双十一,双十二”仅仅只是购物的代名词,每一年这个时候网上交易总额都高的离谱,真不知道卖家究竟可以赚多少。那么,如果在古代也有“双十一,双十二在”这样的购物节,我们一起猜猜那些古人可能会买什么呢!
对于那些爱漂亮的女子的来说衣服和胭脂水粉可能是要买的,对于习的书生来说可能书和笔是要买的,如果是习武的男子,也许就会买一点刀棒之类的了。但是古代女诗人的代表李清照,虽然说和别的女子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可定也会买衣服和胭脂水粉,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她可是一位文艺女呀!除了那些外表的东西,她也会追求一些内在的东西来丰富自己,比如买买散文集来看看呀哈哈哈。据史书记载,宋徽宗年间,李清照刚嫁于赵明诚,那时候的他们非常节俭,也非常爱读书。有传说他两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当铺当衣服换钱去买书,就算家中没有多余的粮食,他两也是其乐融融。李清照的消费观就是:为自己的兴趣去花钱!
白居易这个人就非常喜欢长安城内卖饼的铺子。曾经有钱的时候也经常去买,但是文人嘛身上的钱都用来买书了,所以每次他只能远远地看着不能买。后来他就回去琢磨,自己尝试着去做饼,好在皇天不辜负白居易的苦心,终于做成了饼。我想他要是也买东西的话,那肯定就是做饼用的面粉!这个人对朋友也是不一般的好,不远白里给好友也送上一份并书写一封信夹于其中,信中道:“我这门手艺,可是辛辛苦苦从长安城里面学来的,饼又香又脆,你快尝尝是不是那个味!”白居易的消费观就是:不想“双十一剁手”就要掌握一门手艺!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大家可能只知道这个人非常有才华,诗词文言文写了不少,以为他只可能从网上买书买笔,那么大家就错了,苏东坡可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吃货”。苏东坡爱吃猪肉大家难道不知道吗?《东坡志林》这本书中就记载了一个关于苏东坡的小故事:苏东坡因为出现眼疾的毛病,医生和他说这段时间就不能吃肉了,本来应该听医生的忠告的,但是不能吃肉那就不行了,他就说道:“嘴巴和眼睛都是人的主要器官,都应该是平等的,为什么眼睛生病了,嘴巴就不能吃肉呢?”所以“双十一”苏东坡肯定不会忘了卖猪肉!苏东坡的消费观看就是:对于吃货来说,只是给吃东西找了一个理当如此的借口!
在古代圣人中,唯一一个能称得上“仙”的人应该就是李白了,大家想想就应该知道李白会买啥,那当然就是酒咯,还能买啥!李白的一天中,除了身上没钱的时候是清醒的,那就只剩下醉醺醺的时间了。李白诗中写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表明李白是一个为了喝酒啥事都可以妥协的人,什么马,什么衣服,那都是浮云,只要有酒就行!李白的消费观就是:没有什么比酒更重要的了,为了换酒你要啥就给你啥!
对于可怜的苏辙来说,买房才是最重要的。父亲当初为了买房子借了别人的钱,没还完的时候就病逝了,还钱的重任就落在苏轼苏辙身上了。史书记载苏辙七十岁的时候才买好养老的房子!苏辙的消费观就是:不管房子多贵,我先付个首付,剩下慢慢还!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