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前两次北伐都是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三次才迎来了一次胜利,不过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胜利的背后却有极大的隐患。不知道是老天帮助曹魏,但是曹魏设下的陷阱,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在第四次北伐是陷入到了地形的被动当中。因为诸葛亮想以少胜多必须自己占据有利地形,不然打拖延战术几乎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自兵败街亭及陈仓无功而返之后,诸葛亮于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天发动了第三次北伐之战。这场战争的时间很短,过程也非常简单,其大致的进程是这样的:北伐大军自汉中出发,向西进攻曹魏占领的武都及阴平二郡。此战担任大军先锋的是将军陈式,按照战前部署,他的首个攻击目标是武都郡。曹魏雍州刺史郭淮闻讯后,立即率部前来增援。但就在郭淮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得知诸葛亮率主力向建威行进,郭淮随即下令全军撤退,放弃对武都郡的增援,两郡守军孤立无援,很快被北伐大军消灭。从此武都及阴平郡被纳入蜀汉版图。这便是这场战事的全部经过。
诸葛亮为何要进攻武都郡和阴平?这要从两郡的地理位置说起。为了说明问题,在此附上一张三国时期两郡地理位置的截图。从这张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两郡地处曹魏与蜀汉的前沿地带,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一旦控制了两郡,不仅汉中、桐梓、汶山三郡的安全得到了保证,诸葛亮出兵陇右也就免除了后顾之忧。而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正是从武都郡向北展开的。
既然两郡的位置如此重要,为何曹魏大军不像诸葛亮首次北伐那样调集重兵增援呢?其中的奥妙与曹魏在西北地区的防御布局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了应付诸葛亮的北伐,曹魏在西北地区的防御布局有四个战略要地:陇西、南安、祁山、汉阳和陈仓。为何武都和阴平不在其中呢?这又与两郡特殊的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两郡地处陇南高山山地,崇山峻岭遍布,虽说是易守难攻之地,但却有个重大隐患,无论是军队增援还是粮草运输都非常困恼,加上当地人口稀少,无法就地补充。而北伐大军却可以直接从桐梓和汶山两郡增援北伐大军,不存在人员和粮草问题。故此曹魏将两郡拱手相让。
这场看似诸葛亮轻而易举的胜利,背后却隐藏着重大隐患。曹魏通过放弃两郡,成功吸引了诸葛亮的北伐大军通过武都郡发动了第四次北伐。由于地形因素,北伐大军不久便出现了粮草运输的严重问题。这也就是为何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时放弃了这条路线、直接向北进军的主要原因。
曹魏放弃两郡带来的另外的一个巨大收获,是在几十年之后显现出来的。当时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钟会大军在剑阁一带与姜维僵持不下,改变战局的关键在于邓艾从荒无人烟的阴平小道出击,从阴平郡直插成都,蜀汉帝国因此亡国。当然,这个责任不应当是由诸葛亮承担,而是姜维忽略了对阴平小道的防御所致。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