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古代没有空调皇帝和宫女是如何过冬的?

时间:2018-04-24 15:05:14 作者:网络 来源:本站整理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时候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是北京的故宫,也就是紫禁城。北京的冬天还是非常寒冷的,毕竟北京两季分明,冬天比较冷,夏天比较热。有不少的人就在问了,当时没有空调,古代的皇帝和宫女是如何过冬的呢?小编也觉得很好奇,在网上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没有空调皇帝和宫女是如何过冬的?

过去的北京,比现在要寒冷很多。

那时候,一年中有将近150天都是寒冷的冬天。 清朝的皇帝通常会在西郊的园林度过夏天,在紫禁城里度过冬天。

那么紫禁城里究竟有着怎样的御寒措施呢?

01

第一道防线——宫墙

故宫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会有单独的围墙。这一道又一道的围墙,既可用来防火,同时又可抵御冬天的寒风。

此外,故宫内的大部分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这种设计本身就有利于依靠自然日照取暖。

再者,大部分宫殿都建有厚厚的墙壁和屋顶,也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

古代没有空调皇帝和宫女是如何过冬的?

02

早期的地暖——火炕与暖阁

故宫内的宫殿大多设有火炕,炕下有火道,其结构与今天北方农村中的火炕相似。

另外,宫殿内暖阁的地面也是可以加热的,这就是早期的地暖。

炉坑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烟道连通,由专门负责司炉的太监蹲身在此点燃柴炭,殿内循环的烟道就会产生热流,烘热地面,殿内温度随之徐徐上升,以达御寒之目的。

坤宁宫东暖阁,如今还保留着这种设施。

殿前的炉坑口覆盖着包着铁板的木盖,至今可见。

03

精致的“暖器”——熏笼与手炉

故宫的宫殿内,冬季还会陈设火炉用来取暖,称作薰笼。薰笼的制作十分精美,分为盆和笼两部分。

大的薰笼重达数百斤,通高1米多,或3足,或4足,有的是青铜镏金的,有的是掐丝珐琅的,十分华贵。

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内,都可以见到当时陈设的薰笼。

除了大的薰笼,还有一种小的火炉,随手可以提动,放在脚下暖脚的叫脚炉,用来暖手的叫手炉,它们的制作更加精美讲究。

当然,这种小的火炉只有帝、后及妃、嫔们才能使用。

手炉通常是放置在火炕上或炕桌上的,手炉上端设有提梁,根据主人的意愿,可以由太监或宫女随时移置到适宜之处。

04

好炉配好炭——红罗炭

故宫内火炉中烧的木炭,是最优质的“红罗炭”。

这种炭是由涿州、通州、蓟州、易州及顺天府所辖的宛平、大兴等县用硬实木材烧制的。

成炭以后,运送到红罗厂(今西安门外),按尺寸锯截,盛入涂有红土的小圆荆筐,再送入宫内使用,所以名为“红罗炭”。

故宫内房屋数量多,人口也众多;在漫长的冬季,所需用木炭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每日供应的标准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05

服饰很重要——冬服

在冬天自然要换上保暖效果更好的服装,皇帝也不例外。

在服装的纹饰上,冬夏差别不是很大,区别主要是在材质上。

冬季的龙袍,会用黑狐皮制作,用海龙、紫貂滚边,保暖效果出众。

帽冠则用熏貂和黑狐皮制作。

06

舌尖上的温暖——火锅

故宫内的火锅可分为两种:其一为组合式,由锅、炉支架、炉圈、炉盘、酒精碗五部分组成,可同时烧煮食物,也可单独用锅温热食品。

其二为锅中带炉,炉内烧炭火,把水烧开以涮煮食物,和我们今天吃的火锅类似。

古代没有空调皇帝和宫女是如何过冬的?

火锅在清朝是著名的宫廷大菜,涮食的菜品也是非常丰富,其中以羊肉、鹿肉、狗肉为主。

根据档案记载,乾隆皇帝就曾在乾清宫筵宴宗室,举办530桌的宫廷火锅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上一篇:盟旗制度是什么盟旗制度在蒙古地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下一篇:沮授在三国谋士里属于什么水平?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