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人的找桥的技术小编也不好多说了,因为实在是厉害啊,小编说也说不清楚了,反正大家也看到了,不管是大桥小桥,拱桥洞桥不管是什么桥反正就是有很多的厉害之处了,但是最近在湖北也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一座桥啊,它没有用一钉一铆竟然屹立159年不倒,那么这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159岁“高龄”的永顺桥,位于利川毛坝境内,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是一座能让过往行人躲避风雨的风雨桥。桥为单孔复拱式凉桥,全木结构,长24米,宽2.9米,桥面离水面40米,桥廊8列32柱,高3.3米,悬山瓦顶,极具设计感。
近距离观看,桥头立有清咸丰九年(1859)刻“降之百详”碑一通。整桥保存完好,结构严谨,富有土家建筑特色。
百余年来,永顺桥饱经沧桑,先后四次修缮留存至今,1991年,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为其书写“永顺桥”牌匾。
夜晚,当桥上灯火辉映于水中,泛起鳞光点点,看起来是这样的:
在利川区域内,独木桥是最早出现的桥形态,因其简单,便于搭设,人们从小河、峡谷岸边将树木伐到后就是现在最为原始的桥。境内至今还保留着跳蹲子、石拱桥、甩甩桥、风雨桥等形态。
风雨桥,顾名思义为可避风遮雨的桥,又名凉桥。为侗族建筑“三宝”之一,是干栏式建筑发展及延伸。桥靠榫卯衔接,主体由桥、柱、顶构成,桥面铺木板,两旁设置栏杆、长凳。桥身巨木为梁,拱抬桥身,全桥不用一钉一铆,横穿竖插。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恩施利川现存的风雨桥,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形态,在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变幻中巍然矗立。
扩展阅读:
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建于千年前,因用一种动物加固,故从未坍塌
中国是桥的故乡,在古代的时候造桥技术就十分发达,中国也被称为“桥的国度”。古代就有四大名桥,分别是河北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广东潮州广济桥、北京卢沟桥。赵州桥风格独特,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卢沟桥呢,则见证了中国的“七七事变”。
这些桥各有千秋,然而今天所讲述的——洛阳桥,则是因为他造桥手法奇特闻名。
我们一听到洛阳桥,就可能会认为他是洛阳的桥,其实不是这样的,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东郊上,由古代大书法家、泉州郡守蔡襄主持修建,历时六年,从皇佑五年(公元1053)到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花费了有14000两银子,桥长约834米,宽约8米,桥上面建造了两座亭,碑亭上刻着“西川甘露”的碑刻,清朝道光年间曾经授予他“天下第一桥”的荣誉。
那为什么在泉州的桥叫他洛阳桥呢?
这里有一个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唐朝初年,中原战乱频发,人民苦不堪言,于是就有大量的中原人士拖家带口南迁,他们长途跋涉,迁徙到如今的福建,广东一带,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先进的文化,形成了一次名族大融合,与当地的原 住居民一起开垦,发展土地,后来,当他们来到泉州这一地界时,发现跟古都洛阳很像,就把泉州叫做洛阳。洛阳也就由此命名。
我们都说洛阳桥奇特,那么他奇特在什么地方呢?
他奇特在运用了“牡蛎造桥法”
什么是牡蛎?我想广大的男性同胞应该非常清楚,我牡蛎对男人有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这篇文章并不讨论他的食用价值!
因为当时桥基跟桥墩之间有空隙,而且海水又带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再加上海上时而又大浪拍击桥墩,所以桥的稳固问题成了大的问题,聪明的泉州人民就地取材,打起了牡蛎的主意。
牡蛎是一种软体类动物,而且他繁殖能力强,无孔不入,只要他与石胶连成一片,你拿铲子都铲不动,事实证明,这种“种蛎固基法”!非常好用,这也是世界上首创的一种方法。
洛阳桥已经屹立了千百年,到现在还在使用,不得不叹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