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很多古代题材的影视剧里都会看到,他们的鞋子鞋头部分都会有一个向上翘起的地方,和现在的鞋子完全不同,有人说这是因为古人的衣服都很长,有这个翘起来的部分可以防止不小心踩到衣角,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是,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用处?古人的鞋子还是左右脚不分的,这在我们看来很不可思议,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鞋翘不分的确有上述的作用,就是防止踩到衣角。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穿上一件长至脚踝的裙子,走在平地上似乎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上台阶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把裙子提起来,是很容易踩到裙角的,这个时候,如果穿上带有鞋翘的鞋子,将裙角放在鞋面上,再去上台阶,裙子就会被翘起来的部分挡住,不会轻易滑下去,也就不会容易被踩到了,这是鞋翘的一个实用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警戒作用,可以避免穿着者受到伤害。还有,鞋翘不分一般与鞋底是相连接的,而鞋底的牢固度很高,高于鞋面,也可以延长鞋饰的使用寿命。这几点是属于比较实用和美观的作用,还有一个偏向迷信的解释,就是鞋尖上翘的部分类似于古建筑中上翘的屋檐角,信奉和崇敬上天。
这些就是鞋子上翘的部分。古人穿鞋子还是左右不分的,知道了这个常识,以后再追剧,就可以去挑刺了。
古人的鞋子质地一般都很柔软,像是刘皇叔刘备卖的草鞋,还有麻鞋,就算是动物皮也会将它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的鞋子一般会做得相对宽松一些,尺码偏大,因此一般都不会出现磨脚的情况。古人的鞋子还左右不分,但是虽然做鞋子不分左右,买鞋子还是要分的。这就奇怪了,左右不是都一样吗,要怎么分?
我们现在买鞋子的时候,应该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明明拿过来的是一样大的两只鞋,为什么穿上以后总会感觉有一只脚挤一点,另一只没有那么紧?这是因为人的左脚一般会比右脚稍长一些,而手是右手比左手稍长,两个刚好是相反的。因此,古人买鞋子的时候,会先伸出左脚试一试,如果左脚没有问题,右脚也就不用再试了。古人还有左脚长得比较明显的人,比如孙叔敖,楚国的宰相。
鞋子左右脚部分的情况前后延续了数千年,而且不仅仅是中国古代,西方的鞋子分左右脚,也不过是近两百年左右的事情,在中国也才一百多年。古人认为,两只鞋子必须一模一样才可以,如果是一样的反而会被视为异类,不洁,而且古人的鞋子还不能随便穿,就连颜色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
“黑白两道”这个词都听说过吧,就是从鞋子衍生出来的。西晋时期,市侩必须穿一只白色和一只黑色的鞋子,这种鞋也叫做“鸳鸯鞋”,也可以称作“黑白两道”。后来,因为一些商人总会勾结官府,造成官商勾结的情况,也就逐渐衍生出了现代意义上的“黑白两道”的意思了。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