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繁华的一个时代,当时政府的政策以措施都是受到人民的追捧和欢迎的。这个时期的商业来往非常频繁,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征兆。有人的位置就会有交易,交易频繁的位置就会出现资本的的现象。当然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不过除此之外,唐朝时期还有一个让百姓更是无法避免的事实问题,那就是“赋税徭役”。
赋税是可以理解的,唐朝人多国强,这种局势下国家需要百姓们的赋税帮助来稳定国家根基。不论什么时代,为国家交税都是人们应尽的义务,哪怕是现如今这般社会主义环境。不过赋税后的徭役就让人很不能理解,如果是花钱征兵为国家做贡献倒也罢了,唐代的徭役完全是打着幌子利用百姓,让他们成为国家的免费劳动力。
徭役的定义其实是这样的,它是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们从事无偿劳动。它的受众面积十分广泛,几乎面向所有群众。不过古代皇宫大臣家的子女因为身份等原因,可以不用加入徭役的步伐,但他们所缴纳的税费可就不是一般家庭的标准了。当然,这一切都是前途尚好的前提,如果哪家人因为贪污等问题出了意外,他们面临的可就不只徭役,甚至还有被发配边关后半辈子都受苦的情况。
其实根据身份阶级来分配徭役这一点,就已经凸显出不公平了。都是从娘胎里出生的普通人,为何皇家贵妯和百姓要分开呢?不得不说,古代皇家延续下来的思想文化,给百姓们狠狠地洗了脑。等到时间一久,百姓们自己也认为皇家之人不应该承受此压力。这样的精神控制属实恐怖,我们也很佩服那些洗脑的学说理论,给百姓们茶毒的太严重。
除此之外,徭役是无偿劳动的这个性质,明眼看出来是压榨。相比较其他王朝来说,唐朝应该算好了。唐朝的政策向来不错,刚刚建国不过多久,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局势下皇帝就提出免徭役一年的政策。这一政策不但得到大量民心,还带动了国家经济发展,为后来的盛世局面打好了基础。不过这改变不了他们压榨劳动的根本问题,终究是一个封建王朝,就算唐朝再人性化也做不到真正的善待百姓,也做不到真正的公平。
历史上暴力统治的朝代有很多,比如秦始皇在位时期。当时的百姓们被征兵徭役不说,在如何卖力也得不到上层的关注,他们就像是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并不夸张,在如此形势下人们就算做出再多努力,下一秒依旧有可能丢失性命。不讲人情的社会环境里,人之性命有如草芥,那个时候的百姓才是真的凄凉。
所以徭役不论是目标还是性质,都不符合平等的原则。这也是封建环境留下来的毒瘤,一直到近代才彻底爆发了出来。新中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体系,其实就注定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会往公平方向行走。而这也是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生活的原因所在。我们为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感到骄傲,这些,也是唐朝百姓们无法享受到的。
回到唐朝的徭役制度,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唐朝徭役可以分为正役和杂役。正役对百姓们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一些年轻力壮者镇守疆土,所以年龄也有了明确划分。正常情况下,21-59岁的年轻人会加入到正役队伍之中,在经历几年的历练后再退居幕后。16-20岁的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这种情况下国家会给他们分配一些杂役工作,难度系数不大,跟我们现在的正常工作差不多。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从杂役转变到正役上的,一些20出头的年轻人,会有一半的概率入选正役队伍,选中的人后半辈子会轻松不少。因为唐朝法律明确规定,百姓转化为正役的只需要工作20天,而且是一年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看人们自己的选择了,是选择继续做杂役平平淡淡过一生,还是转化成正役一年承受20天的高压。唐朝处于繁盛时期选择成为正役的人其实是不少的,毕竟国泰民安,但后期经历跌宕起伏的那段时间可就不好说了。
但并不是说,做杂役的百姓就不用承受正役的工作。平常国家处于繁华势态还好,一旦某天国家遭到其他国家的侵略,这个时候年轻小将们也要承受国家带来的压力。战场里各个年龄段的将士都有,他们的背后已不仅是自己的小家,还有国家赋予的大家力量。总之,身为这个国家的百姓,接受国家照拂的同时也需要付出一些代价,这就是封建的悲哀。
当然,正役和杂役是针对家庭普通的百姓,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是可以拿出金钱买来免役机会的。不过这个代价比较大,人们需要每天交上三尺绢用作补偿,大有一种不为国家工作就要给钱的势态。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受推崇的,国家的丑恶嘴脸赤裸裸地在百姓面前呈现了出来,无奈现实如此,百姓们无力改变只有顺从。
除此之外,唐朝还开辟了一种叫做色役的制度。当然这种政策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这般不堪,它主要面向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宫大臣。每年都会一批百姓被选中送去这些人的家庭里,如果遇到了好主人,可能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比较倒霉的,正常情况下每天都要承受主人家的压力,没日没夜地搬砖,甚至都怀疑人生了。
对比下来,兵役简直就是唐朝百姓们最为梦寐以求的一种徭役政策。兵役对百姓们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年轻力壮者且行事果断。平常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他们可以种种田养养花,一旦某天国家遇到什么问题,这些人自然是需要冲到一线阵营之中的。因此,那些抱有浓烈抱负的年轻人自然乐得接受兵役。当然,最重要的是,唐朝在兵役制度上进行了整改,它是唯一一个不是无偿劳动的徭役方向。
对于这个,需要回到唐玄宗在位的那段时间,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局势。当时战争拉了太长的战线,将士们明显体力精神处于不支的状态,这让唐玄宗不得不改变政策。他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参军的意愿可以交到将士们自己的手中,如果他们有想法成为队伍中的一员,就能拿到相应的报酬。如此一来,将士们生活的环境就会比以往好上很多,不但能为国家做贡献,还能赚到一笔钱,何乐而不为呢?
相比较其他政策,这种兵役政策确实比较符合人心。当百姓们将自己的生命度之身外的为国家拼命,国家要是不给一点好处,实在难以服众。所以唐玄宗的政策下达后不多久,唐朝的军事力量就壮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且连带着国家经济也发展了起来。虽然这个时候的唐朝没有巅峰时候发展地迅猛,但毕竟经过了安史之乱,国家元气被大幅度削弱,能够达到如此地步已经十分不易。
我们纵观唐朝历史上这么多位皇帝,出现过不少兢兢业业真正为民的好皇帝,同时也有一些昏庸至极,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的昏君。好的皇帝,总会在第一时间把百姓们的忧患放在心上,比如李世民。当初的玄武门兵变给整个唐朝带来了诸多影响,如此情景下,李世民提出免役一年的政策,希望这一年时间里百姓们可以恢复精气神,带动国家经济发展。事实证明,这些体恤百姓的政策都形成了良性发展势态,唐朝也正式建立在此基础上得以呈现辉煌的势态。所谓水亦载舟,也可覆舟,这句话在唐朝可是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只是可惜了,唐朝本质上还是一个压榨百姓的封建王朝,依旧有很多百姓在国家的压榨下苟延残喘。国家的经济繁荣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场泡沫罢了。真正的繁荣,应该是建立在百姓们拥有幸福感的基础之上,这点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哪怕是现今社会,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环境下,我们也应该学会自我审视,如何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何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上一篇:姚崇为什么会为武则天哭
下一篇:陈玄礼发动马嵬之变逼死杨贵妃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