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打的“漠北之战”,直捣匈奴王帐,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使得其从此 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却不知更早前,我们也曾有一次围剿匈奴的大行动,史称“马邑之围”。
汉武帝16岁登基,一改文景帝求和的主张,积极备战。公元前133年,马邑(今山西朔州)有个与匈奴做贸易的大商聂壹,找到大行令王恢,建议由自己出面联系匈奴高层,借死囚头颅代替马邑县令头颅悬挂于城头,假称自己杀了马邑县令投诚,要把马邑献给匈奴。匈奴人贪婪,一定会来。汉军只需埋伏四周,等匈奴大军一到,就可关门打狗。
所以汉武帝朝会之上鲜明的表明了自己要主动攻打匈奴的态度。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坚决不同意,说匈奴不好打,打不得,打无用。因为匈奴是个游牧民族,善于骑射,抢了物资就跑。我们是农耕文化,打他们找不着他们大本营;就算找到了我们也是疲惫之师;找到打赢了我们也不会去放牧。况且,头年我们还刚和匈奴和了亲,当初高祖刘邦也是这么做的。
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坚持匈奴不守盟约,侵犯边境,当年太祖刘邦之所以不打他们,是因为百姓经受常年征战,不忍百姓再受苦,现在时机成熟,必须给匈奴迎头一击!
最后汉武帝采用了王恢的建议。派了韩安国,李广,公孙贺等将军帅30万兵马埋伏于马邑四周,王恢帅3万兵马袭击匈奴辎重,静等匈奴大军进汉军包围圈。
匈奴的军臣单于得了聂壹的信,率领10万大军来抢掠马邑。半路俘虏了汉雁门尉史,魏史怕死,将计划和盘托出。军臣单于大惊后大喜,下令马上撤退。最早得到单于撤退消息的是王恢,但他考虑自己的3万人打匈奴10万人,肯定要战败,所以畏战不出。
汉武帝知道后大怒,把王恢收监。王恢花重金找了当时的丞相,也是汉武帝的亲舅舅田蚡来说情。田蚡找了自己姐姐王太后,王太后找汉武帝说情,大意是杀了王恢正让匈奴人看了笑话。
当时汉武帝登基也不久,先有窦太后把持朝堂,现在又有自己的母亲王太后的掣肘,本来心里就对王太后逆反。而且对于一个22岁的年轻皇帝来说,推翻前几代皇帝的对外政策和多数大臣的建议,坚持来打这场战,一无所获,心中怒气可想而知,所以拒绝了王太后的请求。王恢在狱中听说此事,自尽而亡。
“马邑之围”的计谋如果能成功,确实是一场所费人力物力极少,但效果很好的战役。可惜大事不秘,败于一小小魏史之手。但是也是从这里开始,汉匈再无和亲的可能,正式拉开了汉匈大战的序幕。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