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早年建立西汉后,一共分封了八位异姓诸侯王。因为刘邦能够击败项羽,也离不开这些诸侯的帮忙和支持,所以刘邦对这些异姓诸侯王进行了分封。但有异姓诸侯王的存在,对于刘邦的政权来讲始终是一股不小的威胁,在此后的六年之间,刘邦将燕王、楚国、赵王等异姓诸侯王一一消灭,只有那些根本威胁不到刘邦的异姓诸侯才能存活。其实刘邦这样做也能理解,但随后他又分封了九位同姓诸侯王,这又是为什么呢?周朝之所以衰落就足以说明这种分封制存在弊端,而且当年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里可是有75%都是同姓王,说明就算是自己的亲戚也根本不靠谱,为何刘邦依然要采取周朝早年的策略呢?
实际上,当时刘邦也想不出更好的一个办法,因为自己一上来就要管理这么大的国家,如果不采取分封制让一些诸侯代他管理,可能对于全国的统治力就会大大折扣。所以在消灭让自己不太放心的异姓诸侯王后,还是把自己的儿子还有宗亲分封到了各地,自家人肯定还是要比异性王更加值得信任。而且自家亲戚叛变也不会这么快,起码还要过上几代才会逐渐显露弊端,这段时期内说不定刘邦还能想出替代的办法。反正秦始皇那一套东西已经证明了根本行不通,所以刘邦刚开始治国各方面都还算比较温和一些。
而且当时人们还没从秦国的统治当中会过意来,秦朝政权就垮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刘邦。所以全国起义的情绪一时间更加高涨了以来,像楚国和齐国等距离关中较远的地区,经常会爆发起义事件,所以刘邦才需要分封同姓诸侯王去镇压,这才是最保险的做法,如果是异性搞不好就更加危险了。而且对于汉朝的边境也需要重兵把守,这些同姓诸侯王除了平定各地发生的叛乱,关键时刻还能起到防御边境的作用。
刘邦比秦始皇聪明的一点就是,刘邦懂得循序渐进,凡事都有个过程。如果刘邦在除掉异姓诸侯王后就立马推行郡县制可能就要重蹈秦始皇的覆辙了,郡县制的确比分封制更加可取,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没办法强推的。因为郡县制动了皇室贵族们的奶酪,所以只能先把那些异姓诸侯王给消灭掉,才能开始逐渐实施。不过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都没有兵权,如果碰到起义的势力会很难处理,所以刘邦还是先封了同姓王,等全国稳定下来以后在实施新政。
其实刘邦的确非常有预见性,这也是汉朝能够持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如果一个政权发展成了分封制,不管同姓还是异姓都不会有好结果,晋朝发生八王之乱就是最后的例子。如果当时燕国、楚国、赵国、齐国等残余力量重新集结起来,对于汉朝刚刚建立起的统治政权会造成更深的威胁,所以对于当时刘邦的选择和所处的环境来讲,这九位同姓诸侯王算是帮了刘邦一个大忙。等全国稳定以后,汉武帝刘彻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削弱了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最后顺利完成了分封制过渡到郡县制的改革。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