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孙策临死前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也正是因为有张昭的帮助,孙权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让东吴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在三国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话,由此也能看出在内政问题上,张昭要比周瑜更胜一筹。但是孙权最后却没有重用张昭,两次设立丞相职位,百官都推荐找张,但孙权都没有采纳。可能也跟当年赤壁之战前夕,张昭主张投降有关,如果孙权当时真听信了张昭的建议,可能也就不会有三国的历史了。不过抛开这一点,张昭对于东吴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孙策在临终前差点也是让张昭代替孙权,可见他在孙策心中的分量十分受重。晚年的张昭因得不到重用,决定不再参与朝事,最后享年八十一岁,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位长寿老人了。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是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的,当时张昭在东吴的地位可能就仅次于孙权,比周瑜要高。张昭性格刚强,讲话从不避讳,哪怕是面对孙权也敢直谏。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张昭选择南下避难,来到扬州后正好碰上孙策,随后被孙策重用。可以说张昭算是跟随孙策创业比较早的一批老臣,后来孙策负责对外,张昭负责管理东吴大小事务,两人分工明确也为东吴政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孙策意外遇难后,原本已经逐渐安定的江东,有陷入到了各方蠢蠢欲动的境地。此时就是各方诸侯想要分割东吴的最好时机,曹操、袁绍等人早已觊觎东吴,此时孙家地位难的出现了一丝动摇,所以对于整个孙氏政权来说变的十分危险。孙权继位时只有18岁,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限,此时如果没有张昭的帮忙,可能孙家的基业就保不住了。所以对于孙策来说能够保住江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孙权真没这个能力,张昭轻而易举便能替代他的位置。
好在张昭也是一位懂得知恩图报的忠臣,并没有将孙权给赶下台。而是帮助他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并且建立朝中的威望,这对于当时的孙权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直到局势被彻底稳定下来。张昭官场生涯最大的转折点就是在赤壁之战,当时张昭主张投降,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判断,此时的东吴完全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和曹操对抗。但在周瑜和鲁肃的坚持下,吴蜀联军奇迹般的打赢了赤壁之战,张昭也就此失去了被重用的机会。
孙权称帝后,此时张昭已经老了,从两次设立丞相孙权都没有考虑他也能看出,张昭在孙权这边的用处已经不大。此后张昭便有意远离朝政,过上了退休的日子,在家中张昭把重心放到了文学和书法上,其实这对于张昭来说也不算一个坏的选择。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