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就是因为他们当时拥有天底下最会打仗的部队。那秦朝灭亡后,这些骁勇善战的秦军究竟去哪了呢?当时刘邦率先攻入秦国国都,所以将三秦京师麾入自己营下。但在项羽的强压下,刘邦只能暂时交出三秦的军权,不过随着楚汉战争刘邦逐渐占据优势,最终三秦还是回到了刘邦身边。所以说最后能够击败项羽,还是有秦军一半功劳的。只能说项羽没能把握机会,让刘邦能够咸鱼翻身。
秦军都去哪了
秦国的军队,曾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其战斗力在当时可谓“无敌”;加之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全国的青壮年人口几乎无一例外都参加了军队,故其规模也不在话下。那么,在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这支秦军都在什么地方?
当时由秦国控制的军队,大致可分为三支:一支是之前征服岭南后留守的军队,简称为“南部军”,一支是屯驻在长城沿线主要防备匈奴的“北部军”,还有一支是驻守关中、负责保卫首都的“京师军”。
秦末起义爆发后,位于东南方向的楚国故地反抗最为激烈,以至秦国本土与岭南的交通几乎断绝。而驻守在此的南部军采取了“保境安民”的策略,封锁了五岭边界,隔绝了与北方的联系,完全没有介入到当时的战争中。至秦二世三年,南部军统帅赵佗宣布独立,建立南越国。南部军也因此保留了下来,再未离开岭南半步。
其次是北部军。这支部队可以说是秦军的精锐所在,且数量众多: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帝派遣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并设置九原郡,实行移民屯田,修筑长城要塞,常年驻军。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胡人不敢南下而木马”当是指此事。
秦末之乱时,北部军奉命南回参与平叛,在这个过程中,北部军“先胜后败”:在王离的统领下,北部军首先平定了赵国和燕国地区的叛乱,而后与章邯军会合,击溃了围城的楚军,并杀死楚军大将项梁(项羽的叔父)。但在之后与项羽率领的楚军主力在巨鹿决战时被大败,主将王离被俘。自此秦军在战场上彻底转为守势。
而最后的这支“京师军”,“身世”要复杂得多。秦末之乱时,京师军一直留在关中负责京师地区的防卫和皇帝的保卫。至秦二世二年,陈胜部将周文率军攻入关中,在首都咸阳东郊的戏水地区被屯驻在此的京师军击退。这也是这支军队第一次参与秦末的战事。此后,京师军并未乘胜追击,而是继续留在关中,始终也没有卷入关东的战事。
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的军队攻破武关,进入关中。九月,秦军在峣关附近阻击刘邦失利。至此,秦国大势已去: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开城投降,刘邦接管了秦国本土的政权和领土,京师军也顺次被接管,成为刘邦军队的一部分。
十二月,项羽统领四十万联军进入关中,与刘邦展开决战架势。在之后的鸿门宴上,刘邦表示臣服项羽,将之前所接管的秦国都交给项羽处置,包括京师军各部。翌年二月,项羽分封天下,为防备刘邦借关中东进,项羽将原秦国关中地区分为雍、塞、翟三国,即“三秦”,而原先的京师军也被编入“三秦”的军队中。
同年八月,刘邦大将韩信统率汉军“明出子午,暗渡陈仓”,反攻关中成功,塞国和翟国投降,雍国也在不久后被灭。至此,之前编入“三秦”军的部分京师军再次回到刘邦的军中。
刘邦在占领“三秦”之后,在各个方面继承了旧秦国的政策,“抚关外父老”;并以此为根基,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自此,随着战事的开启,旧秦国的将士、来自秦国的兵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汉军,成为汉军的一大来源。汉军的人员结构也由此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项羽与秦人:天生的仇人
除了上述所说的人员结构的变化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秦人对项羽的态度。
早在秦末大乱之初,就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楚国也是最早开始反抗秦国统治的地区之一。由此可见,楚人的反秦传统可谓由来已久。
做为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对秦国的态度可以说是国耻家恨皆有之。项氏一族做为楚国的世袭贵族,反秦的“基因”可以说世代相传;而在起义之后,项羽的叔父项梁在定陶被章邯率领的秦军击败并阵亡。这使得项羽又对秦国多了一份“杀亲之仇”。
此后,每当项羽击败秦军后,对待俘虏的态度可以说是“赶尽杀绝”:巨鹿之战后,项羽于新安坑杀了二十多万秦军;而在占领关中之后,他又“引兵西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取货宝妇女而东”——等于说在咸阳来了个“三光政策”。
项羽的种种杀降和掳掠行为,使秦人对他好感全无;而他的恐怖行径又增加了秦人对他的仇恨。所以,项羽兵败自杀时,冲在最前的几乎都是秦人:这既与刘邦军队中的人员结构有关,也与秦人对他的仇恨密不可分。而这,也是我们在谈论盛衰成败时常常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文:爱影
参考文献:《史记》《过秦论》
上一篇:大月氏国是现在哪里?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