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之死,虽然说死的也算是挺惨的,家产全部都被抄没,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家业,最终全部都没有了,而且还是看在儿媳是皇帝的姐妹的份上,才没有更惨。但是从当时的局面来看,和珅又是必须死的,他的死最简单的一条原因是他贪污,而且是巨贪,富可敌国,但是这却并不是唯一的一条原因,究竟和珅之死还有什么原因呢?
嘉庆杀和珅,权力斗争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和珅长期在乾隆身边,且又善于揣摩,这样,和珅为乾隆代言的特殊作用竟变得无人可以取代,和珅因而成为乾隆唯一的代言人。
据《春冰室野乘》记载:嘉庆元年,川、陕、楚白莲教大起义爆发后,清廷调兵遣将,但不能将起义镇压下去,起义烈火愈烧愈烈。乾隆深为忧虑。一日传嘉庆与和珅入见。但见乾隆两眼微闭,“口中喃喃有所语”。嘉庆凝神谛听,终不能解一字。而站在一旁的和珅,却应答自如,并代乾隆授意嘉庆。此情此景,令嘉庆惊骇莫明。和珅所传乾隆之言真与不真,无人能够、也无人敢去考辨。只要和珅自称所传系乾隆之言,就具有神圣不可更改的效力,举朝就不得不畏而服之,依其言,行其事,就连嗣皇帝嘉庆也不能不奉命唯谨。
正因为和珅在乾隆训政后具有这种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珅的权力也因此膨胀到极点。小人得志,更形猖狂。
和珅恃乾隆之宠,倚乾隆之势,飞扬跋扈,日甚一日。和珅专权,恶迹昭彰。对和珅专权跋扈的不满盈廷溢野,就连当时来到中国的外国使臣也听到很多议论。
朝鲜使臣郑东观在回国后的报告中说:“阁老和珅用事将二十年,威福由己,贪黩日甚,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纳赂谄附者,多得清要,中立不倚者,如非抵罪,亦必潦倒。上自王公,下至舆台,莫不侧目唾骂。”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也听到有关议论,作了如下记载:“这位中堂大人(指和珅),统率百僚,管理庶政,许多中国人私下称之为二皇帝。”
就这样,在乾隆训政的3年中,由于和珅成为乾隆无可替代的传言者和代言者,这就使他不仅成为集多种权力于一身的朝廷重臣,而且成为乾隆训政的实际执行者。和珅不仅极力排斥嘉庆的亲信大臣,甚至达到了挟太上皇以令嗣皇帝的狂妄地步。
这样,嗣皇帝嘉庆和和珅间争夺实际统治权的斗争就不可避免。
1799年正月初三,八十九岁的太上皇乾隆驾崩于故宫养心殿,和珅被任命为全权负责后事的办理,就在和珅刚刚办妥大行皇帝的丧事后,嘉庆帝迫不及待的逮捕了和珅,并且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准备用最严酷的极刑“凌迟”处死和珅,此事嘉庆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不顾阻拦,找到了嘉庆求情,这次把凌迟给改为自尽,和珅得以保留全尸。
奇怪的是,在嘉庆皇帝对和珅宣布的二十条大罪状中,并没有直指贪腐,甚至全文都未提“贪”字,在委派大臣对和珅府邸进行查抄之时,当时的带队大臣建议嘉庆对和珅的所有产业,田地,店铺都统统查封入库,此举被嘉庆帝严令禁止,这从侧面看,处死和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和珅又贪墨行为那么简单。
据清史专家在查阅清史中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史书中嘉庆皇帝曾经明确的说过处死和珅的初衷:“朕所以重治和珅之罪者,实为其贻误军国重务。而种种贪黩营私,犹其罪之小者”,在另一份嘉庆给某大臣的朱批中也曾写道:“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实出于万不得已。”
所以事情很清楚,处死和珅,是新皇帝嘉庆上台后的必要之举,是新朝立威的必要手段,所以,就算他不贪污,和珅也非死不可!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