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朱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明朝时期的燕王,夺取了皇帝侄子朱允炆的帝位,成为了明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当时朱棣骑兵早饭的时候,朱元璋的儿子中不仅仅只有朱棣这一个儿子还活着。那么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在干什么呢?们中间有没有反对或者支持朱棣起兵的,他们又都是怎么做的呢?
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其中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都死了,但儿子大了,继位了;八子潭王朱梓、九子赵王朱杞在靖难之役之前已经死了,无子,封国被废除;十子鲁王朱檀,也死在靖难之前,此时独子鲁世子还年幼,插不上话;二十六子朱楠早夭。
1.现在看看剩下的藩王在当时是什么情况?
二子秦王朱樉。靖难前死了。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
三子晋王朱棡。靖难前死了。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济熺。
五子周王朱橚。朱棣同母弟,第一个被建文帝削爵,流放云南,在靖难最后一年(1402年)才被建文帝抓回南京关押。
六子楚王朱桢。封在湖北武昌。
七子齐王朱榑。被建文帝削爵,从封地山东抓到南京关押。
十一子蜀王朱椿。封在四川成都。
十二子湘王朱柏。封在湖北荆州。在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全家自焚而死。
十三子代王朱桂。封在山西大同。被建文帝削爵。
十四子蜀王朱楧。封在甘肃兰州。
十五子辽王朱植。封在辽东。
十六子庆王朱栴。封在宁夏银川。
十七子宁王朱权,封在蒙古赤峰。
十八子朱楩。封地云南,被建文帝削爵,废为庶人,全家迁往福建漳州。 十九子谷王朱橞。封地在宣府。
以上是朱元璋去世后、靖难之役发生前成年的已就藩的藩王,有一定军事实力。
以下6位藩王,当时年龄小,都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的王,还没有就藩,插不上手脚。他们都是朱棣当上皇帝后去外地就藩的。
二十子朱松。生于1380年,封韩王,封地辽东。靖难之役发生时,还在南京,一直没就藩,子孙后来就藩甘肃平凉。
二十一子朱模。生于1380年,封沈王,封地山西长治。
二十二子朱楹。生于1382年,封安王,封地甘肃平凉。
二十三子朱桱。生于1386年,封唐王,封地河南南阳。
二十四子朱栋。生于1388年,封郢王,封地湖北安陆。
二十五子朱㰘。生于1388年,封伊王,封地河南洛阳。
综上,除了早死的和年幼的,真正有能力插手的就是老二秦王家、老三晋王家、老六楚王、老十一蜀王、老十四肃王、老十五辽王、老十六庆王、老十七宁王、老十九谷王,共9位。
2.一一来 看:
老二秦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那几年安心在西安吃肉夹馍,插不上话。
老三晋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济熺,那几年一直在太原吃刀削面,插不上手。
老六楚王朱桢。此前多次受朝廷委派,带兵镇压西南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他坐镇武昌看热闹。
老十一蜀王朱椿。成都很远,进出不方便。乐得在成都打麻将,泡温泉,日子舒坦得很。据说有暗地里为燕王提供军事物资。
老十四肃王朱楧。封地原来在张掖,真是太远了,建文元年朝廷同意他移镇兰州,这时候他正忙着建兰州的新王府,没心思理会朱棣和朱允炆的事情。
老十五辽王朱植。原本驻守辽东,靖难之役爆发,朱棣攻克山海关,切断了辽东与内地联系,朱植走海路回到内地,朱棣靖难成功后,虽然对他有点不满,但是做哥哥的还是宽宏大量,原谅了这个弟弟,并为朱植找了个好地方--荆州,让他到这里就藩。辽藩嘉靖年间被废除。
老十六庆王朱栴。封地在宁夏银川,正在满着屯田和新王府的事情,加上初来乍到,西北贫瘠,实在帮不上谁的忙。
老十七宁王朱权。封地在蒙古赤峰。手握重兵,被朱棣连哄带骗拉上造反的贼船,要是没有这个弟弟支持,朱棣大事难成。
老十九朱橞。封地在宣府,有一定实力。朱棣起兵造反后,他吓得急忙跑回南京赵建文帝。3年后,朱棣率大军杀到南京城下,朱橞受建文帝命令率军守金川门,结果他和大将李景隆一起开门迎接朱棣大军进城。
3.从上述史料分析来看,即便建文帝一开始就削除了5位叔王,搞得人心惶惶,但是其他藩王一开始还是心向朝廷的。
因为当时的建文朝廷很强大,拥兵百万,粮草充足,对付一个朱棣,本应是绰绰有余。所以他们这些人大多数不敢和朱棣来往,不敢支持朱棣,怕得罪朝廷。这再一次说明,建文帝的削藩不是真正的削藩,而是整治违法犯罪的藩王;对于遵纪守法的藩王,朝廷照样优待。朱棣成功后,并不因为大部分弟弟和侄子在靖难期间没有支持自己,而明显怪罪大家。
对支持自己的宁王朱权和谷王朱橞,朱棣对他们相当好。但是,干坏事的人终究没有好下场。后来第四任宁王朱宸濠造反,被明武宗朱厚照凌迟处死,宁藩被永远废除。谷王朱橞后来涉嫌谋反,被朱棣废为庶人,谷藩被废除,朱橞被关押至死,后代绝种。
上一篇:曾秉正为什么被朱元璋罢免?
下一篇:朱瞻基为何称为蟋蟀皇帝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