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吴国的地理优势是靠近海岸线的,所以航海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开始,吴国对海外进行殖民的脚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当时的吴国有心北伐,却屡次碰壁,公元215年孙权领兵十万,在合肥被张辽以800将士杀得军心涣散,"张辽威震逍遥津"说的就是这次战役!
既然北伐无望,那么海外开拓呢?
孙权称帝第一年,便派遣军队攻打朱崖、夷洲等地。
朱崖指的是今海南,夷洲则指的是日本。
当时与日本交流最多的还是魏国,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就屡次向曹魏朝贡,并获得了"亲魏倭王"的正式册封。
然而吴国航线却出现了错误,误打误撞找到了台湾,抓了一大堆土著回去,船员还因为疫病死伤大半,引发朝野上下的一致质疑,孙权这才不得不暂缓殖民脚步,花了十二年时间才终于将海南岛划入统治范围。
当然,在此期间,孙权对于辽东的征服也没有停止。
辽东老大公孙渊是个骑墙派,东吴多次派出使者,公孙渊多次杀害使者,侵吞财宝,在曹魏和东吴两者之间转圜,结果两面不讨好,后来被曹魏发兵剿灭。
除了辽东,孙权还对高句丽人派出过使者,结果高句丽人也学得有模有样,也想杀使者,被吴人识破,最后还是乖乖送上了八十匹马当作赔礼,不过吴国和高句丽之间的关系也就止步于此。
而在东南亚地区,东吴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
根据《三国志・吴志・吕岱传》记载:"岱既定交州,复进讨九真,斩获以万数。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柬埔寨)、林邑(安南)、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
所谓"宣国化"其实就是"收朝贡"的意思,公元226年吕岱平定交趾之乱后,顺路南下,威震东南亚诸国,使其尽皆归顺吴国。
威震东南亚之后,吴国相当于在海上有了一个跳板。
七百年后的宋朝《吴时外国传》中记载:"从加那调州乘大伯舶,张七帆,时风一月余日,乃入秦,大秦国也。"
加那调州即现在的孟加拉湾,当时吴国从孟加拉湾出发,花了一个多月,就抵达了大秦国,也即罗马帝国!
《梁书·诸夷列传》中还有着孙权专门派船将罗马商人送回罗马的记载,可见吴国当时的海运技术已经强大到可远渡重洋。
可惜的是,孙权的海外扩张并未能给他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反而空耗了国库,加速了吴国的灭亡,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吴国的大航海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假如这种传统持续下去,也许世界历史就会被改变了吧~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