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连接世界各地的全球秩序体系便初步建立了起来。英国凭借着先进的工业实力和海上的霸权成为了能够左右全球事务的主导力量,史称“不列颠治世”。不过随着1871年普鲁士对德意志土地的统一,欧洲的均势秩序就被打破了,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崛起,并向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发出越来越强烈的挑战。
到了1914年之前,德国工业产值超过了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并先后在一战和二战中与英国交战。如果说德国是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敌人,那么法国则可以称得上是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盟友。20世纪上半叶,当美国、德国、日本和苏联相继崛起之时,法国与英国一样正处于一个漫长的衰落期。二战期间,法国是整个同盟国阵营中唯一遭受灭国厄运的大国,这不仅勾起了人们对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惨败印象,甚至让其苦心经营的马其诺防线沦为笑柄。
人们关于二战初期法德战局的评论有许多,有人认为法国之所以战败是因为德军装甲部队出其不意的绕过了马其诺防线;也有人认为集中使用坦克是德军突破法军防线的重要因素,法军对坦克的分散部署弱化了防御硬度;还有人则站在对军队的管理层面进行点评,认为法军士气低迷、政策混乱,因此不堪一击。这些观点所专注的领域各不一样,却不约而同的将最终的落脚点放在了马其诺防线的部署上,认为法国正是实施了这样一个“愚蠢”的计划,才导致开战之后迅速落入下风。
颇为诡异的是,一战中按照“施里芬计划”行动的德军就并未将主力放在法德边境,而是部署在了北部的比利时方向,并且一战以后德军总参谋部的对法作战构想中,依然是以“施里芬计划”为主要蓝本,甚至英法两国军方也都做出过精准判断,认为德军将故伎重演的从比利时方向进发。既然如此,法国为何还要忽略一战时的前车之鉴,在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反复呼吁法军加强边界堡垒工事的情况下,选择视而不见呢?
法国对比利时方向的“选择性失明”,一方面源于比利时政坛多股势力相互掣肘、政策多变的现实环境,另一方面则处于宏观战略层面的考量。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法德两国天然成为欧洲大陆中心的地缘竞争对手。自中世纪后期以来,尤其是英法百年战争之后,法国逐渐从封建领主制度步入君主集权制度,影响力持续上涨。然而鉴于法国海陆两个战略属性的原因,在英法持续对抗的大背景下,法国必须确保中欧的德意志地区保持分裂状态,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之中。
神圣罗马帝国后期逐渐陷入分崩离析的局面,拿破仑战争时期迫使神罗皇帝取消帝号,德意志地区旋即成为法国、奥地利和沙俄之间的缓冲国。但是自此以后,法国不论是人口、工业增长速度还是军事改革上都远远不如德意志各邦,普法战争法军的惨败即是明证。也正是在普法战争之后,法国军方开始重拾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传统,逐步强化了以战略防御为主的要塞工事。
不过,既然普法战争色当战役中,法军能在法比边界被普军打的惨败,法国自然不敢再度与德国单打独斗了。恰在此时,处于对崛起中德国的忌惮和对威廉二世外交政策的恐惧,英、俄等国相继被法国拉入到了一个反德阵营里去了。不过,即便如此,法国也未必能将英国拉入到对德作战中,分担自己的战场压力。更为重要的是,法国在一战爆发初期犯下了一个战略性错误。本来按照德国“施里芬计划”,德军不得不取道比利时,践踏中立国原则,绕道袭击巴黎,但这样做的代价是招致国际上的巨大压力。不过,如若法国在法德边界主动出击,一切都将迎刃而解,但专注筑造要塞几十年的法国又怎么会主动出击呢。
让德国人大跌眼镜的是,一战初期法国确实主动出击了,他们无法遏制自己对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欲望,发起了“第17号计划”直奔法德边界而去。法德边界的德国一方防御工事同样非常密集,尤其是随着机枪等新型武器的运用,导致法军付出了大量无意义伤亡之后才幡然醒悟。所幸的是德国人犯下的错误更大,为了绕开法国的防御工事,他们选择大体按照“施里芬计划”推进战争,攻占了比利时等低地国家。然而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三个低地国家自西班牙王位继承人战争(波旁王朝与哈布斯堡王朝争夺西班牙所有权)之后,始终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成为英国维护本土安全的欧陆桥头堡。德国的行为无疑将英国推到法国一边。
随着英国参战,尤其是后来美国处于经济、政治利益的考虑对德宣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战败也是必然的了。虽然法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这却是一场惨胜。法国虽然成功拉拢到了足够的国家分担法军在战场上的压力,但工业重心所在的东北地区却遭到了战火的疯狂摧残、伤痕累累。战后法国军政界精英经过了深刻反思之后,认为未来如若法德战火重燃,既需要避免与德国单独对抗、再度建立一个反德联盟,也需要竭尽一切努力的将战场放在国境之外展开,并且要善于发挥防御优势。
既然想确保法国工业区的安全,御敌于国门之外,就必须主动攻击,但同时法军决策层又认为未来战争依然是防御占优,势必形成以防守为核心的作战计划,这两者是相互冲突的。更重要的是,战后英国同样遭受的是一场惨胜,英国民众普遍厌战,纷纷呼吁放弃欧陆责任,重新奉行光荣孤立。另外,由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苛刻,英国内部认为要警惕法国新拿破仑帝国的声音若隐若现。在此背景之下,想要拉拢英国成为自己的盟友而继续共同对抗德国是谈何容易。不过,随着事务的进展,法国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形成了一个符合以上要求的战略态势。
法国在法德边界部署马其诺防线,却故伎重演的忽略了比利时方向,诱使德军日后重启施里芬计划。一旦德军施行施里芬计划,势必再度出兵低地国家,从而威胁英国。为此,英国不得不保持与法国在比利时方向的密切军事合作。如此一来,法国既将英国重新拖入反德同盟行列,又能够将战争的主战场预定在比利时,兼顾了进攻和防御两个方面的要求。换言之,比利时既是法国对英国的诱饵,又是法国对德国所指定的战场。
马其诺防线的存在,是法国对德国的一次战略挤压,这要求德国在两个方向上必须做出抉择。是选择绕过马其诺防线践踏低地国家从而惹恼英国,还是放弃西线转而向东与苏联对抗。在法国看来,不论德国最终做出何种选择,法国都将立于不败之地。不过在法国的计划之中,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法军南部的马其诺防线与北部比利时方向的结合部,由于地理环境而存在一个兵力防御相对脆弱的缺口,那就是阿登山区。
阿登山区面积逾10,000平方千米的欧洲西北部森林台地,范围包括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一部分,以及法国的默兹河谷地。这里崎岖难行,非常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并且缺乏铁路系统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即便德军穿插了阿登森林,又将遭遇默兹河天险,而法军却在此遭遇整装待命。换言之,法国在战前非常清楚德军装甲车有穿越阿登森林的可能性,并基于此设置了一个陷阱,就等着德军钻入口袋阵中。
在法军看来,德军一旦到达默兹河,势必需要等到火炮、辎重以及步兵作战单位的集结,而后才能发起强渡作战。因此英法方面就将拥有5到6天的时间从巴黎(西)、比利时方向(北)和法德边界马其诺防线(南)三个方向夹击德军,而此时的德军却背靠默兹河,进退维谷,必将全军覆没。
当然,二战西线战事爆发之后,德军的确按照法国人的剧本在走,甚至当法军高层获悉德军真的从阿登山区挺进之时,欣喜若狂。许多军官认为大局已定,德军必然一败涂地。然而随后的局势一落千丈,德军并未按照法国原先设想的那样整顿军队后再渡河,而是装甲部队在工兵(搭建浮桥)和空军(弥补火炮缺失的不足)支援下迅速穿过了法军的多层防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英法联军的分割包围。此后联军在指挥慌乱和后勤不足的情况下,遭到德军从东西两个方向的碾压,虽然敦刻尔克大撤退逃离了不少有生力量,但欧陆却被拱手让给了德国。
综上所述,二战之前法国在法德边界修筑马其诺防线,却选择性忽视对法比边界的要塞修筑,既是希望将未来战争的战场设定在比利时,又是从战略上引诱英国入局参加对德战线。即便阿登山区是法国整个防线的军事部署中最为脆弱的一环,但凭借一战的经验,依然认为可以作为剿灭德军的陷阱。然而在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的精妙设计下,德军充分发挥了机动性优势,巧妙的突破了联军的层层防御,从而导致法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
正所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法国凭借自身的战争经验,忽视了德军战术、技术层面的进步,从而导致整个防御计划遭到破坏,马其诺防线也因此沦为笑柄。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