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古人的一些俗语还是有点东西,毕竟他们都是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想必很多人连这句话都还没有听说过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意思
要说俗语,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才会流传至今,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人事变迁,这些俗语存在的社会环境不在了,于是也就渐渐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如果是记为一种历史的记述,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至少可以研究一下历史文化,农耕文化的发展和流向。
前半句话比较好理解,“好女不观灯”就是指家教良好的女子是不会去看灯会的。灯会与元宵节有关,因为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古时人们会燃灯祈福。家家户户都如此,逐渐就发展成了大规模的灯会。
灯会上有各种有趣的纸扎彩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正是因为灯会极其热闹,古代女子要遵循封建礼教中关于“女子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规定,所以在古人看来,贤良淑德的女子就不应该前往观灯。
然而,男人们和他们的长辈们不这么想,一部分人别有用心,一部分男人满含欲望,只会把这个节日当成一个猎艳节,甚至是谋划已久!女子天性爱美,跟着漂亮的小姐妹出门,肯定得更漂亮,可是一个人本身没有罪孽,如果她拥有美玉,就有了罪过,那些漂亮女性就是这种情况,也总会有势单力孤,难以保全自己的漂亮女性遭了毒手,而且这种极度弱势的女性也大多出身贫寒之家和农村,而在贫寒之家和农村,自古以来都是思想闭塞、封建的地方,一个女性失了贞操,在他们看来,就跟失了命差不多。
后一句好男不鞭春,这一句源于古代农耕开始之前,当官的要做表率,身体力行,首先拿起鞭子,鞭打耕牛耕作,但是耕牛在古代是很珍贵的劳动力,所以改为泥牛,整个过程作为早春农耕开始的仪式,但是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这个仪式造就了打牛之人的特殊地位,造成了不平衡,于是围绕这一仪式的主导位置发生争夺,后来越演越烈,劳民伤财,有人看到了随口感概一句好男不打牛,也反应了中国不争之争的思想,和崇尚谦谦君子的思想作,所以这句话才会流传至今,但是随着时代变化,仪式消失,这句俗语也没有了存在的环境。
2、鞭春指的是什么
后半句话中的“鞭春”则是一种在立春时的风俗,又称“打春”,“报春”或者“迎春牛”,是迎春活动的一部分。迎春活动一般在立春的前一天举行,意在喜迎新一年的春天,也是希望这一年风调雨顺的意思。
最开始,鞭春是属于上流社会的活动,宋仁宗在位期间颁布《土牛经》,这种活动逐渐走向民间,成为每个乡镇都要举行的迎春活动。早期的“鞭春”活动中使用的是真牛,逐渐演变成为泥牛,后来也有些地方用纸扎的彩牛来代替沉重又不好制作的泥牛。
不同的牛则有不同的“鞭”法,真牛一般就打两下以作祈福之用,纸扎牛中则往往会装着不同的种子,选一位年轻又善舞的小伙子抽打牛腹,根据最先掉出来的是哪种种子来占卜一年的丰歉。不同地区牛的颜色也很有讲究,若是黄色则象征五谷丰登,白色则象征棉花丰收。
“好男不鞭春”中的“不”不是指不要做,而是指“不要争”,原本是和乐而吉利的事情,若是因为争夺“鞭春”的权利闹得不愉快,这份吉利也就会蒙上一层阴影,给这一年带来不好的意头,这也是教育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不要和别人产生矛盾的意思。
上一篇:龙头节有什么风俗和禁忌
下一篇:全国喝早酒的地方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