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最令人印象深刻并且疑虑重重的,莫过于他“穿越者”的身份了,甚至有不少人用了很多证据来证明,王莽穿越者的身份。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王莽染发的事情。染发这听起来实在是过于现代化,现如今很多人会喜欢把头发染成其他的颜色,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个性,但是要说染发的历史,王莽才算是史上第一人。那么王莽染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为什么要染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莽,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
出生于公元前45年的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为了缓和早已激化起来的阶级矛盾,摆脱政治危机,王莽宣布改制,史称“王莽改制”。
然而,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引发了各地农民纷纷造反,赤眉、绿林军大起义。面对绿林军的大举进军,王莽不甘心失败,作最后的抵抗。是年三月,为了掩饰局势转变内心的恐惧与焦虑,王莽采用大办婚礼的方法来掩人耳目。
经过层层筛选,王莽选定淑女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聘黄金三万斤,车马奴婢杂帛珍宝以巨万计。这一年,王莽已经68岁,为“皓首白须”老翁。为掩盖自己的老态,他把头发和胡须都染黑了。
《汉书·王莽传》称他“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就在这一年,王莽死于乱军中。而王莽仅在位15年,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是个饱读诗书之人,他不可能不知道人老发衰的自然规律,不可能不明白再好的染发剂也挡不住岁月的洗礼。然而,到了三月大婚那天,王莽却把自己花白的头发连同胡子染成黑色,“乃染其须发”(见《汉书》),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貌似精壮的小伙子。王莽用什么法子将须发染成黑色的,正史中没有记载,《汉史演义》称“莽年已六十有八,须发尽白,他却用煤涂发,用墨染须,假充壮年男子”,这显然有戏说和嘲讽之意。
王莽原本就善于在头发上做文章,大爷王凤病重时,王莽“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见《汉史》)。试想,王莽当时再孝顺,再投入,还不至于抽不出一点时间来洗脸梳头,可他却故意把头发弄得乱蓬蓬,把脸蛋弄得脏兮兮,以此来表现他在照料王凤问题上的无暇自洁和忽视自我。正史这幅“乱首垢面”的可怜相,最终感动了王凤,感动了皇帝。如果当时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王莽无疑会荣登榜首。数十年后,王莽在大婚时故伎重演,又在头发上作秀,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历代皇帝中,王莽是第一个染发的皇帝。那么,王莽为何要把头发胡子染成黑色呢?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王莽是个很注意影响的人,大婚时已年近古稀,而史皇后却正处妙龄,这种年龄上的巨大反差,会让一些人认为王莽老来荒淫,有老牛吃嫩草之嫌;其二,王莽自知大厦将倾,众叛亲离,染发是为了制造假象,让人看到自己还很年轻,身板还很硬朗,还有足够的精力来稳定政局,力挽狂澜,应付农民起义军。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地皇四年(公元23年)十月,也就是大婚七个月后,起义军便攻破了城门,存活了十五年的新莽政权忽喇喇似大厦倾。原本想用大婚和染发扭转败局的王莽,最终在刀光剑影中身死渐台。
在王莽推行新政时,屡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出现,由于王莽改制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剧烈动荡,国库也耗费殆尽无法拨款赈灾,造成了民众生存难以为继。因此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时,各地农民纷起,其中形成了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军事势力。
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
地皇四年(公元23年),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被起义军战士(商县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就向杜吴问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