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对中国的历史非常的感兴趣,但是光感兴趣是不行的,也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如果想学点历史知识,那么有哪些值得看的历史书籍呢?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比较好,很有这个学习劲了,所以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一个盘点,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日常里难免会遇到非专业人士对历史的各式解读,特别是在解构、戏说和穿越三股风潮盛行的当下。不过,这也不能尽数责怪他们,毕竟人家只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而且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这时,出于对我们这类专业人士的信赖,他们时常会主动让你推荐几本好看的历史学书籍,藉此使他们过把瘾或开个眼。但头疼的问题往往出现在这里,什么是好看且专业的历史学书籍呢?
坦言之,接触了几年的历史学,称得上专业的书籍大部分都足以使普通的读者望而却步或览而生倦;而若以可读性的高下来排序推荐,又觉得有不少的书籍似乎称不上是纯历史学的内容。 往往在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我们这帮所谓的专业人士也得不出什么好的答案,况且荐书和看书人的兴趣又是紧密相连的,在不清楚对方的程度之前,实在不好妄开书单。事出无奈,别人的一番盛情总不好以冷水浇之,至于此前的种种顾虑,这时也顾及不了太多,姑且为之吧!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个书目。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书单所列内容只限于一般读者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所列书籍尽最大可能避免了类如国内一般教科书式的写法, 至于史学研究所依靠的根基——原始典籍,考虑到受众的问题,则未包含在内,因此全部是研究著述类 。
本书单共分6大类,内含百余个子题及相关书籍,原则上一人一作,个别优秀者除外。
第一单元的通史,试图将市面上现有较好的各类通史性著述融入其中;
第二单元断代史内容则相对精深化,个别断代史缺列书目,则是考虑到目前尚未有特别适合入门者阅读的著作,可参照通史来把握。
余下的四个单元,入选标准主要考虑的是著作的可读性 ,个别因为所涉及内容重要且难以替代,故一并列入。
此外,读者如有兴趣,不妨按照本书目所出列的作者“按图索骥”,进一步查阅他们的其他著作,因为这些人大都是近现代学林中的佼佼者 ,这里也只是择取了他们著作中可读性较强且篇幅也不大的著述。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目能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较为可亲和可敬的认识 。
当然,任何书单都只能反映个别的视角和观点,而且亦总有缺漏之处,因此它也势必不能涵盖或替代其他类似的推荐,而这一点正是我最后要特别要强调的。
(一)、通史:
1. 钱穆:《国史大纲》
2. 吕思勉:《中国通史》
3. 傅乐成:《中国通史》
4.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5. (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6.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7.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8. (美)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
9. (美)韩森:《开放的帝国》(可一并参阅卫三畏:《中国总论》)
10.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本书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通史,但论述脉络亦属通贯,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某些特质有较为出色的分析)
附:看到不少朋友对阅读《国史大纲》感到困难,其实这本书确实不太好读。最好是有人做导读,建议大家可以先看其他通史或断代史,积累一些史实,之后再来看钱著。吕思勉《中国通史》也有同样的问题。关于《国史大纲》,可以参见我的这篇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57999/answer/135967552
黄仁宇的书一度很热,但我没有选择《万历十五年》,其中的一个顾虑是觉得公众未必都读出了该书的深意。这里选择黄仁宇的两本书,略近於随笔集,很像是对每个朝代、某些事件的素描,有些观察也颇能抓住要害。如果想要了解黄仁宇的整体史学观点,建议读一读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我对此也有一篇解读,供大家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711103/answer/134814718
至于他的“数目字管理”,争议很大,误解也很大。我比较赞同王家范先生的解读。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92948/answer/134817182
吕思勉的书确实不好看,大量引用史料,这对于古文训练较少的古者有难度。但考虑到他作为近代史学的重要学者,而且此书对国史的各个方面皆有简要的介绍,故而还是列在通史中,但不建议以此书作初阶阅读。他还有一本《白话本国史》,豆瓣上有读者做过比较:
吕思勉的通史有两部,为《吕著中国通史》和《白话本国史》,前者为教材性质,是后期成熟作品,是大纲性的著作,不过比《国史大纲》细密详实,文字精练,但较少趣味性,适合看惯了历史主流教材想尝尝鲜味的普通读者;后者为参考书性质,是早期作品,叙述详略参差不齐,很能体现吕思勉先生的卓越史识,适合稍高一点层次的读者阅读。
关于这一单元的阅读次序,我在评论区做过回答:
按个人此前对中国史积累的水平深浅而论,建议阅读顺序如下:
许倬云,傅乐成,韩森三本入门,目的在于积累史实,对国史有一概要性认识
钱穆,内藤湖南,费正清三本深化,重点关注中日美三国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差异
之后若做比较或对某问题有兴趣,再参以吕思勉,黄仁宇,谢和耐,王家范的论述等。
(二)、断代史(侧重政治) :
1.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另,关于三代以前文明可进一步参阅: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本卷由苏秉琦主编)
2. 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3. 张荫麟:《中国史纲》(三代至秦汉)
4.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
5.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6.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7.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或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8. 姚大力:《“天马”南牧:元朝的社会与文化》
9.孟森:《明史讲义》、《清史讲义》
10.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11.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或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2. 陈志让:《军绅政权》或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民国)
13.《剑桥中国史》系列
14.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
15. 哈佛中国史系列
近当代史方面,有读者咨询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我在另一个回答中曾简要评述过这本书。作为纲要性的叙述,该书(非删节本)还是比较适合阅读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04287/answer/556953157
(三)、制度与文化
1. 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
2. 邢义田:《中国文化源与流》
3. 杜正胜:《中国式家庭与社会》
4.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5.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进一步可参阅氏著《国史新论》)
6.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7.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关于皇权的特性以及其与士大夫的互动,亦可参阅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谢天祐:《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谢书的名字起得太有时代性,其实内容还是不错的,都是些君臣故事的汇集)
8. 朱自清:《经典常谈》(进一步可参阅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9. 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
10.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1. 藤枝晃:《汉字的文化史》
12. 陈垣:《史讳举例》
13.刘乃和:《中国历史上的纪年》
14. 竺可桢:《天道与人文》
15. 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民俗与迷信》
16.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进一步可参阅赵元任:《语言问题》)
17. 费孝通:《乡土中国》(进一步可参阅氏著《生育制度》、《中国绅士》、《江村经济》)
18.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19.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
20. 巫鸿:《美术史十议》
21.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22.沈从文:《古人的胡子》
23.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24. 商务“世说中国”书系:斋藤茂:《妓女与文人》、松浦章:《中国的海贼》、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桥本敬造:《中国占星术的世界》等择阅
(四)、人物:
1.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去圣乃得真孔子》
2. 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
3.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4. 李贞德:《公主之死》
5.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传说的暴君与湮没的史实》
6.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陈龙川传》
7. 史景迁:《王氏之死》、《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8. 白谦慎:《吴大澂和他的刻工》
9.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10 唐德刚:《袁氏当国》、《晚清七十年》
11.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按此书论及胡适截止1929年,关于胡适此后的经历评 述,参看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
12. 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
(五)、空间地理与族群生活
1.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
2.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3.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
4.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5. 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山杉正明:《游牧民的世界史》或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国古代民族志》
6. 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中译本《唐代的外来文明》)
7.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8. 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
9.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10.王铭铭:《逝去的繁荣: 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11. 赵刚:《头目哈古》
12. 赖瑞和:《杜甫的五城》或桑原骘藏:《考史游记》
(六)、史学与文学
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或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
2.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及《古史辨自序》
3.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或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4. 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书目问答补正》(辅助参考《黄永年文史五讲》)
5. 柴德赓:《史籍举要》
6.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7. 严耕望:《治史三书》
8. 王国维:《人间词话》(进一步可参阅《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9.俞陛云:《诗境浅说》
10. 闻一多:《唐诗杂论》、《神话与诗》
11. 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
12. 周作人:《知堂书话》(孙犁:《耕堂读书记》)
13.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抑或宗白华:《美学散步》)
14.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
15.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或氏著其他作品
16.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的往事再现》
17.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择阅
18. 林庚:《西游记漫话》
19. 金庸:《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择阅,(建议以倪匡《我看金庸小说》一书为导读)
20.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作者:李木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17884/answer/45008428
来源:知乎
上一篇:李牧将兵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下一篇: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