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为敌之一种很无畏的心态。但是如果真的有事与世界为敌的时候,我们都会觉着这个人肯定脑子有问题。若是这个人代表的是某个国家的时候,那么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里衰败不远了。外交是门很深奥的学问,它包含着方方面面,各个国家都必须对此非常重视。战时,国与国之间需要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现在,国与国之间更加推崇的是合作共赢。
而阿尔巴尼亚政府,却视外交为儿戏,对待外交全凭一人的想法来随意决断,并且,对待与他国之间的关系朝三暮四,这让阿尔巴尼亚在国际中得罪了全世界,没有一人使他为朋友,以至于在危机时刻来临之时,并无一国伸出援助之手。
曾经的阿尔巴尼亚虽小,却是一个英雄的国家,号称“山鹰之国”,并以此为荣,那他到底在二战后经历了什么样的变更,让国家走向衰落,最后沦落至今日成为了欧洲最贫穷的国家呢,这就要详细的分析这个国家曾经的政府和政府做出的决策了。
阿尔巴尼亚拥有着出色的地理位置,地处欧洲东南部,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隔着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马其顿,东北是塞尔维亚,北接黑山共和国。
虽然阿尔巴尼亚的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坚韧的性格,和出色的地理位置都让他曾经一度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下。
历史上,阿尔巴尼亚在十五世纪,国家英雄斯堪德培曾经率领国家抵御了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这次战役也让阿尔巴尼亚获得了“山鹰之国”的美名,也是阿尔巴尼亚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绝不向强敌低头。
近代是阿尔巴尼亚的重大转折点。在一二战时期,和大多数国家一样,阿尔巴尼亚也饱受着战火的洗礼,多次被他国入侵,直到二战末期,1944年11月29日,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全国解放。
之后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人恩维尔·霍查大选获胜,成为国家领导人。这之后的阿尔巴尼亚迎来了转机,也迎来了衰败。
阿尔巴尼亚在霍查上任后,对外交政策有了很鲜明的主张,霍查奉行着对一切共产主义国家友好,与一切其他势力断绝关系,这样的外交政策无疑是异想天开的。
对于苏联,在斯大林时期,霍查对其非常亲近,哪怕地处欧洲,又异于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政党形式,阿尔巴尼亚也没有愧对“山鹰之国”的名号。
坚硬地屹立在西方资本国家之中,哪怕面对强大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也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面对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国家递来的示好也全部抵制。但是,这种随性的外交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危机。
之前说过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像是儿戏,朝三暮四,原因就在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政策是随着霍查制定的对一切共产主义国家友好这个政策实行。
这个政策听起来仿佛很有主见,并且没有问题,但是实行起来完全就是意气用事,其根本原因在于,霍查对于社会主义只相信自己的理解,而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有一千种看法,这就让霍查除了斯大林无法认同任何一个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国家。
早期,阿尔巴尼亚亲近苏联,这是因为霍查非常的崇敬斯大林,也非常的赞同共产主义。因为这个,在之前苏联对南斯拉夫矛盾公开化后,霍查完全不管南斯拉夫是自己的邻邦,并且在之前曾经帮助保护过自己的国家,毅然决然的与南斯拉夫决裂。
这还不是这个政策唯一做出,接下来,赫鲁晓夫在苏联当政后,因为其对斯大林的批评,霍查又与苏联断交。
从此,西方主要国家,巴尔干半岛的国家,以及苏联都已经和阿尔巴尼亚断绝关系,阿尔巴尼亚在世界上已经仿若孤岛,但是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国家,是阿尔巴尼亚最友好的朋友,也是阿尔巴尼亚想要学习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说起那段往事,我们可能都会想到恩将仇报,但是知道了之前阿尔巴尼亚在国际领域的一系列可笑行为,我们也不难看出当年中阿两国关系早就已成定局。
中国在中阿两国的蜜月时期,曾经支援过大量的钱财给阿尔巴尼亚,而阿尔巴尼亚,也是支持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主要支持者中的一员,曾经两国关系如胶似漆,但是之后直到现在两国也没能再次拥有友好的关系,这令许多人费解。
这中间两国并没有大的矛盾,也没有其他方面的冲突,仅仅是阿尔巴尼亚认为,中国不再是自己心中的共产主义国家,于是阿尔巴尼亚就与中国断绝了交往,甚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做出了批判。
这是不是听起来很是儿戏,自此以后,阿尔巴尼亚彻底成为孤家寡人,只能在自己认为的共产主义中独自徘徊,慢慢沉沦,而阿尔巴尼亚并不自知,反而成为了妄想症患者,不仅基本上全面封锁了国家,还在国家建立了大量的堡垒用来抵御假想敌的入侵。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进步,阿尔巴尼亚,就像一台固执的机器,慢慢的在自己的轨道上前行,这时的阿尔巴尼亚已经应了老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阿尔巴尼亚自断手脚的外交行为让国家失去了和外界交流,然后一起进步的机会,但这样的举措也不至于让他成为最贫穷的欧洲国家,接下来的事情,才是压垮阿尔巴尼亚的最后一根稻草。
1985年,阿尔巴尼亚的领袖霍查去世,霍查去世后,其副手拉米兹·阿利雅接手了领袖职位,一上台,他就改变了对外的外交策略,但是,好景不长。
1992年,在反对派的压力下,阿尔巴尼亚再次举行大选,当时的民主党代表萨利·贝里沙获选总统。阿尔巴尼亚拥有了新的政府也随之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
贝里沙主要是以经济为重心来对国家进行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外贸易的打开,和新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手段,立竿见影的让阿尔巴尼亚国内经济明显好转。
但是这只是都只是表象,甚至从现在看来更像是阿尔巴尼亚的回光返照,最主要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阿尔巴尼亚的问题。
阿尔巴尼亚的地理位置特殊,但是面积狭小,既不适合大兴农业,也没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一个国家的实体产业几乎为零,这使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危如累卵。
果然,没有过多久,阿尔巴尼亚因为自身在之前就欠下的财政,和不能有更多的新兴经济体支撑,财政并没有转亏为盈。
这时候,政府的劣根性就显露无疑,私有化是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腐朽的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大量变卖国有资产,这些都是卖国家的血来让自己表面繁荣,更何况,政府官员贪腐,大部分的钱还没有用到实处,很快国有资产没有了,国有银行也没有了钱。
这个时候贝里沙还是想要实现自己当初上台所推行的经济政策,也想让人民看到国家还在一片悻悻向荣中,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稳稳的抓住权力,让自己牢牢地坐在总统的座位上。
此时,民主党政府推出了新的政策,他们开始转变思路,开始用民众的钱来振兴经济。但这无疑是杀鸡取卵行为,民众的财富是国家最后的底线,是一个国家最后的储蓄力量,如果这批财富出了问题,那么将会没有任何挽留的余地。
但是贝里沙政府并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根本不关心这个道理,只希望能保住自己的权力,于是国家通过私募基金向民众发行基金,并且许诺高额的收益,以国家的信誉为担保。
但是现在的我们都明白,高收益面临的是往往都是高风险,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
各种规模的私募基金出现,铺天盖地的宣传和不断有人一夜暴富的消息传到人民的耳朵里,民众们纷纷心动,然后付诸行动,民众的钱纷纷进入这些基金中。一开始,还是好好的做生意,但是慢慢的味道就变了。
大量的资金吸引着更多私募基金的诞生,竞争之下,不择手段已成常态,更高的回报许诺已经不在乎是否超出自己承受的上限,私募基金已经不再是以用这些钱去挣钱来作为目的,而只是单纯的想要更多的基金,想要得到更多来自人民的财富。
而私募基金许诺的高回报的背后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拿新用户的钱去支付老用户的钱。政府高官有的看了出来,及时脱身,更有甚者为了金钱和权力成为了这些公司的保护伞。
阿尔巴尼亚的民众是单纯的,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对美好的市场经济是渴望的,但他们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规律任何没有常识的。连最简单的高风险高回报都没有看清楚,只会无条件地相信政府。
在有政府背书的私募基金后面,在表面繁荣的欺骗中,狂热的金钱加对政府的信任,更多的老百姓倾家荡产也只是为了去购买基金,去搏上一个仿佛没有任何风险的明天。根本没有人意识到,这就是一场标标准准的“庞氏骗局”。
说起庞氏骗局,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无中生有的挣钱手段来当作欺骗资金的理由,然后许诺一个高额的收益回报来吸引大量的人来投资,最后用新用户的钱来回报给老用户来完成一个环式链,这就是大致庞氏骗局的思路。
现在的传销也就是在庞氏骗局上更高级的运用,但是这个中间最大的问题是,它不是一个闭环,如果之间的资金链被破坏,就会使所有投资者万劫不复。这一骗局的出现,让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彻底瓦解。
1996年底这场从头到尾的欺骗运动落下帷幕,留下来的只有一片看不到希望的废墟。此时的贝里沙政府还在为自己的权力而不遗余力地打击对手,不顾人民过着比以往更加水深火热的生活。之后的阿尔巴尼亚,在街头到处都可见失魂落魄的人们。
这时的政府回过神来,或者说发现必须挽救损失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力,于是开始了限制资金流向国外,冻结这些私募基金的资金,但这只是杯水车薪,而且政府也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政府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腐败大量的存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只针对那些小的私募基金,大的基金公司政府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并没有截留下来什么能改变局势的资金,人民也没获得补偿。
于是人民的愤怒开始慢慢的发酵,政府为了长久以来坚持的自己的权力,开始实行高压政策。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体。在贝里沙政府的高压下,人民奋起反抗。在原社会党以及爱国人士的帮助下,人民拿到了武器。
但是人民得到武器后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爱国的人民和凶恶的暴徒都逐渐涌现,联合国不得不派军队介入,平息国内的动乱后,在接下来举行的大选中贝里沙宣布辞职。
由此,阿尔巴尼亚,重新迎来了和平,但是大量的武器政府并没有能力被回收,阿尔巴尼亚的治安安全问题,由此埋下了隐患。
阿尔巴尼亚从二战之后,两届政府,都没能为其带来正确的决策政府错误决策的影响,让阿尔巴尼亚从山鹰之国,到得罪全世界,然后成为了欧洲最贫穷的国家,可悲可叹这个被旁氏骗局摧毁的国家。
上一篇:梵提纲在法西斯统治下是什么角色
下一篇:为何被称之为狂人卡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