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地区,这里曾经孕育出了古老辉煌的文明,给世人留下了非常丰富为文化遗产。在如今的大英博物馆之中,还收藏着非常多出土于印度的文物。在这些展品当中,有一件看似很普通的砂岩碎片,但是可别小看了这块砂岩碎片,其来头可不小,因为这块砂岩碎片见证了印度历史上一代明君“阿育王”的诞生。
这块砂岩碎片原本是大型石柱上的一部分,原柱高达9米,直径约1米,这种石柱在印度阿育王统治时期树立在全国各地,因此也被称为“阿育王柱”。阿育王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石柱呢?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一位统治者,他在公元前268年到公元前232年间统治了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阿育王是王朝创始人旃陀罗笈多的孙子,他推动了佛教在古代亚洲的传播。阿育王被许多人认为是印度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统治的疆域从现在的阿富汗西部延伸到孟加拉国东部,覆盖了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阿育王的出生日期并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因为他的碑文提到了几个同时代的统治者,如托勒密二世。因此,阿育王一定出生在公元前4世纪晚期或公元前3世纪早期(公元前304年)。
年幼的阿育王其实并不招父亲宾头娑罗王的喜爱,父亲认为阿育王长相丑陋。有一次,宾头娑罗王向一位苦行者请教,哪位王子应该成为王位继承人,苦行僧建议所有的王子前往金阁花园集合。阿育王知道自己不讨父亲喜爱,本不愿意前往,最后在母亲的劝说下才同意前往。在那里,苦行僧意识到阿育王将成为下一任国王,但是为了不惹宾头娑罗王生气,就拒绝直接说出继承人的名字。相反,苦行僧说谁拥有最好的坐骑、座位、饮料、器皿和食物,谁就将成为下一任国王,而阿育王符合所有的条件。虽然传说中说阿育王的外表不招父亲的喜爱,但是宾头娑罗王还是将许多重要的职责任命给他,比如镇压塔克沙拉起义和统治乌贾因。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宾头娑罗王看中了阿育王的其他品质,二是宾头娑罗王想让阿育王远离帝国首都。
在镇压塔克沙拉叛乱和统治乌贾因期间,阿育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根据传说记载,在阿育王镇压叛乱时还发生了这样的事:宾头娑罗国王为阿育王提供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叛乱,但是拒绝提供任何武器。阿育王迫不得已向神明祈祷,称如果自己配得上王位,那么恳请众神赐予他武器。说罢,武器便在他的眼前出现。当阿育王抵达塔克沙拉城后,城中的居民欢迎他,并告诉他这场叛乱不是针对国王而是针对邪恶的牧师的。
最终,阿育王还是成为了国王,然而他的继位并不那么光彩。当父亲宾头娑罗病倒后,阿育王立刻从乌贾因赶回首都,在那里他得到了许多重臣的支持。在父亲死后,阿育王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并登上了王位。据说,为了确保自己的王位,阿育王还杀死了许多其他兄弟,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阿育王的残暴。
事实上,在皈依佛教之前,阿育王就是一位暴君。在统治早期,阿育王做了许多残忍的行径,比如:阿育王继位后,帮助他继位的大臣们开始轻视他。为了考验他们的忠诚,阿育王下达了一个荒谬的命令,要大臣们砍掉所有的花木和果树。当他们未能执行这一命令时,阿育王亲自砍下了500位大臣的头。公元5世纪的中国旅行家法显曾说阿育王曾亲自到阴间学习刑讯方法,然后发明了自己的刑讯方法。公元7世纪的旅行家玄奘声称他看到了阿育王“地狱”遗址的石柱。
然而,阿育王最终痛改前非,皈依了佛教,并成为了一代明君。促使他发生转变的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在阿育王统治的第8个年头,他为了征服羯陵伽而发动了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大概10多万人和大量牲畜丧生。战争的残酷深深地触动了阿育王的心灵,在目睹了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后,他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在这之后,阿育王就皈依了佛教,施行仁政。
羯陵伽战争后,阿育王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按照佛法来要求自己和臣民。他为自己先前的行为做了忏悔,并在之后开始弥补过失,亲近子民。皈依佛教后,阿育王不再把战争视作国策,而以仁善的方式统治国家。他对佛教的信仰是十分真诚的,他修建了大量的佛寺,支持佛教信徒的生活,而且还组织了佛法大会。他的儿子还亲自前往斯里兰卡地区传教,佛教在他统治期间得到了广泛传播,在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大大增加。然而他并没有强迫全国人民信仰佛教,在他的统治之下,各种宗教都具有平等的合法地位。这种宗教宽容的政策,也是阿育王作为一代明君的体现。
尽管有人指出,阿育王在皈依了佛教之后还是有暴力行为,比如迫害异教徒。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阿育王迫害异教徒的故事大多为捏造的谣言,不足为信。无论这些故事的真相如何,阿育王在皈依佛教后的确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佛教的发展以及印度本身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让我们的目光回到大英博物馆的这块碎片上,如上文所说,这块碎片是阿育王柱的一部分,那么这个阿育王柱又是什么呢?阿育王柱实质上相当于现在的广播系统,阿育王将自己的公告或法令雕刻在石柱上,然后树立在全国各地,使全国人民知晓他的公告和法令。当时的印度普通民众大多不识字,因此必然会有专门的人将石柱上的文字念给他们听。
大英博物馆中的碎片原属于一根树立在密拉特城中的石柱,这块石柱上原本刻有7条法令,而碎片上刻着的是第6款。这一条法令宣示了阿育王将在国内施行仁政:阿育王宣布要对全体臣民、各个阶级一视同仁,将人民的福祉视作自己统治的第一要义。阿育王柱树立于他皈依佛教之后,从此他开启了宗教自由、非暴力抗争与追求幸福的传统,由此可见,阿育王柱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宗教自由、众生平等、重视教育与卫生是阿育王后期统治的要点,这些观点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也是非常进步的。正因为此,阿育王才被视作是古代印度最伟大的统治者,而阿育王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印度次大陆,甘地和尼赫鲁均对其十分推崇。很不幸的是,再崇高的政治理想恐怕也敌不过现实政治的残酷,阿育王所推行的仁政在他死后不久便难以维系。
上一篇:巴拉圭一夫多妻制是真的吗
下一篇:印度最恶心的结婚风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