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给犹太人建国这件事情其实当时的美国和英国是有给他们出主意的,建国那肯定是先要找一快地方的,所以当时的美国和英国是给了犹太人建议的,而且感觉上位置都不错啊,但是为什么这个犹太人后来却拒绝了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也挺多的啊,下面也给大家来介绍介绍吧,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犹太人掀起复国运动之初,其实大部分犹太人并不太在意在哪里建国。因为很多犹太人实际上已经融入了西方社会,比如德国的犹太人就认为是德国人,美国犹太人就认为自己是美国人。这些已经融入当地社会的犹太人对建国主张并不感兴趣。
而坚持要建国的犹太人又分成两派:一派人的观点是无所谓,哪里都可以建国;另一派的观点是坚持要在巴勒斯坦建国,这些人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在其它地方建国。
后来由于二战的原因,大量犹太人被迫流离失所。而当初坚持要在巴勒斯坦建国的犹太人在当地站住了脚,把以色列建设得非常成功,大量当初无所谓在哪里建国的犹太人都选择迁入以色列,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犹太人的标杆——以色列国。
因此可以这么说:犹太人选择在巴勒斯坦建国,是一个既意外,也不意外的结果;是一个既有选择,同时也没有选择的结果。
最早的时候,犹太建国组织并没有一个既定的建国方案。建国的选址地有很多,英国人便主动提出,可以将英属乌干达殖民地的一部分划出来(大约1.3万平方公里),送给犹太人,作为犹太人建国的家园。条件是犹太人成立的自治政府要附属于英国。
插一句,乌干达计划虽然名为乌干达,但英国人划出的土地实际上在现在的肯尼亚。
这个计划在1903年瑞士巴塞尔召开的锡安主义大会引发了激辩。支持者认为这是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圣地之前暂时的避难所,而反对者认为这会使犹太人更难回到圣地巴勒斯坦。最后这个方案以295比177获得通过。
第二年,犹太建国组织派了三位代表前往肯尼亚进行考查。最后,这三个代表给出的一致意见是:虽然肯尼亚与欧洲气候相似,比较适合欧洲的犹太人居住,但高原上充满了危险的野生动物,而且当地的土著居民可能不会接纳欧洲移民。
代表们的意见传回到欧洲后,犹太建国组织认为肯尼亚不适合犹太人建国,便于1905年做出决定,婉拒英国政府的提议。
一部分犹太人士认为拒绝这项提议是个错误的决定,他们就另外成立了一个叫“犹太领地主义”的组织,公开主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犹太家园,不必执著于巴勒斯坦。在这些人的宣传下,还真的有一些犹太人移居到了肯尼亚。一直到现在,肯尼亚还有这些犹太人的后裔。
二战期间,由于纳粹的迫害,英国首相丘吉尔重提乌干达计划。但此时犹太复国组织内部已经完成了整合,决定全力准备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并反对在其它地区建国的所有提议,以免影响他们争取英国政府放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人数限制。所以这个计划最终告吹。(反对派已经退出,所以此时的犹太复国组织完全都是主张在巴勒斯坦建国的一派人)
从乌干达计划的提出到最后被否决,就可以看出犹太的矛盾点:坚持要在巴勒斯坦地区复国的人,压根看不上其他地方;而无所谓在哪里复国的人,其实哪里都可以接受。这两派人能不能说服对方,完全就看结果。如果犹太人真的在肯尼亚站住了脚,用事实证明肯尼亚高原适合犹太人居住,可能也就没有巴勒斯坦什么事了。
其实,犹太人选择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建国,这并不是美国人的主张。而是以色列国父赫茨尔的个人想法。他在英国提出乌干达计划之前就看好阿根廷,因为他喜欢阿根廷,他觉得那里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气候温和,适合犹太人居住。
于是在赫茨尔的影响下,大量犹太人抵达了阿根廷,并且成为了阿根廷牛仔,在当地购买土地,并建立了殖民地。巅峰时期,在阿根廷的犹太人数量高达20万人。
但是,还是前面提到的老问题。殖民阿根廷的犹太人不太成功,他们没有建国,而是最终融入了阿根廷人的社会。于是在阿根廷建国的设想也最终告吹。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阿根廷军政府迫害犹太人,导致阿根廷的犹太人大量外迁,所以阿根廷的犹太人实际上是很失败的。
其实这个计划也是以色列国父赫茨尔提出的方案。他在1902年受邀请在英国皇家移民委员会上作证,并由此结识了英国政府的一些官员,特别是当时任殖民地事务大臣的张伯伦。经由张伯伦的牵线,他恳求英国与埃及政府谈判,帮助犹太人移居西奈半岛。
不过此事并未成功,因为张伯伦向赫茨尔提出了上面提到的“乌干达”计划。
日本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制定了一份准备为了日本的利益,将逃避纳粹迫害的欧洲犹太难民安置在日本控制的亚洲大陆的计划。
1934年,该计划首次提出,在1938年的五相会议上得到确认。
具体来说,就是日本计划招揽数千名、或者数万名犹太人定居在中国东北或者上海,准许他们成立一个附属于日本的自治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取悦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犹太人,推动这些犹太人向日本投资。
但是由于日本在1941年加入三国轴心,迫于德国的压力,这一计划并没有实施。
图:现代以色列国父西奥多·赫茨尔
其实巴勒斯坦一直就是犹太人最希望建国的地区。只不过由于巴勒斯坦最初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又非常的强硬,拒绝了犹太人要求在巴勒斯坦建国的请求。所以犹太复国组织的一部分人才会转变态度,认为在哪里复国都可以,不必拘泥于巴勒斯坦。
后来由于西奈半岛计划被英国否决,乌干达计划也被犹太人自己否决,主张在巴勒斯坦建国的犹太人占了上风。在这些人的主导之下,犹太人便不再犹豫,决定就在巴勒斯坦建国,其余的地点一概不考虑。
一战后期,巴勒斯坦被英军攻占,变成了英国的托管地。犹太人认为机会来了,便号召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由于犹太人对这片地方有宗教和历史归属感。所以其实早在二战之前,巴勒斯坦就有很多的犹太人居住。而不是说犹太人在二战后才移民巴勒斯坦。
图:1946年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分布
后来由于美国的推动,以及大量的犹太人因为二战而居无定所。主张在巴勒斯坦建国的犹太人趁机展开舆论宣传,号召犹太人到巴勒斯坦建国。并且以色列在这些犹太人的努力下,建设的也挺不错,又吸引了更多的犹太人到以色列定居。当年主张哪里都可以建国的犹太人纷纷放下成见,参与到以色列的建设当中。比如阿根廷的犹太人就在受到迫害后,跑到以色列定居。而阿根廷这个当年被赫茨尔非常喜欢的定居点则被抛弃。
总的来说,当年并不是英美替犹太人选了三个建国地点,除了英国政府为犹太人圈定肯尼亚外,其余的阿根廷、西奈半岛等,都是犹太人自己选定的建国备案地。
也就是说,并不是三个方案摆在犹太人的面前让犹太人做三选一,而是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最成功,用事实结果证明他们当初选定巴勒斯坦建国的主张是对的。继而又影响了当年反对在巴勒斯坦建国的犹太人,让他们加入以色列。所以现在的以色列国才是唯一由犹太人建立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