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一个让600多万的犹太人遭到了屠杀国家,同时也让奔驰、宝马、西门子等众多的德国优秀品牌国家。一个能将世界上最坏的事情做绝,同时也能把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做到极致的国家,肯定是走向事情的两个极端。那么同时兼具天使与魔鬼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了解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迫害犹太人的同时,也要了解德国曾经是现代文明教育的创造者,而且还是工业社会福利制度开创者,这些东西我们今天依然在使用。德国曾经创造了关税联盟,这个关税同盟让各主权国家形成了一个新的联合体,也是现在欧盟效仿的模板。
德国民族在它们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过剧烈的震荡,而每一次的震荡都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德国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阶段,分别是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帝国,每个大帝国之间都会出现一段非常长时间的分裂。
德国的第一帝国在公元962年建立,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奥托-斯陶芬王朝,这个王朝一直延续到1806年,最后被拿破仑摧毁。这个跨度达844年的王朝,经历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重商主义、启蒙运动等。
在拿破仑失败之后,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当时的战胜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需要构建一个战后和平社会,也就是维也纳体系。作为已经消失的德意志民族,需要构建一个新的德意志同盟。
这个同盟由34个独立的邦国和自由城市组成的,这并不是完整的国家,而是一个松散的邦联体。这些邦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的习俗,但是他们分属于不同邦国和城市。之后的关税同盟的建立,工业化的突破,都是在这个松散同盟中建立的。
1871年俾斯麦给德国带来了新变化,他的政策就是通过武力的方式实现德国的统一,也就是再造一个新德国。当奥地利战败,俾斯麦把奥地利开除了德意志民族大家庭,俾斯麦完成了一个小德意志的统一,从此这两拨德意志人民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而且俾斯麦也用战争的形式缔造了第二帝国。
整个德意志第二帝国虽然只有47年,但是它奠定了德国的崛起,在第二帝国这段时间里,德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工业强国,GDP甚至超过当时欧洲大陆两大霸主国家英国和法国的总和。
这个时候不可能满足于如此小的版图,在俾斯麦下台之后,威廉二世把德国带领走向更大的政治舞台,这个时候和维也纳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突。维也纳体系目的是为了保持欧洲大陆的均衡,这也是英国一直期望的状况,而德国刚好处在欧洲大陆的腹地,不可能向海外扩张,很容易打破维也纳平衡框架。
实际上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每个欧洲国家都有干系,所有当时比较强大的工业国家都在扩张,只是德国刚好处在中心位置,成为最为显眼的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帝制垮台,成立了民主共和的魏玛共和国。这个软弱的共和国,前前后后不到15年就崩溃了。
从此德国进入了第三帝国时代,1933年1月,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到1945年5月2日希特勒的战败,第三帝国经历了12年的时间。二战之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对德国进行了联合占领,其中苏联占领了德国的东部,英美法占领了德国的西部,这就是1945年至1949年的四国占领时期。
因为希特勒这个强劲对手的消失,原来的同盟关系瞬间土崩瓦解。过去人民忽略的意识形态的对立,此时成为了主要矛盾,曾经的盟友,现在成为了敌人,而处在两大阵营中间的德国成为了牺牲品。
德国被分裂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是在首都柏林,修建了隔离东西方意识形态的柏林墙,这也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界线。
1989年11月9日,德国柏林墙倒塌,这个让德国分离了40年的隔离墙倒塌之后,让德国又重新走向了统一。如果算上奥托-斯陶芬王朝,以后各王朝的统一都没有实现太长时间,德意志同盟50多年,俾斯麦德意志帝国47年,民主的魏玛共和国只有15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12年。
无论是第一帝国还是第二帝国,只有德国处于强盛时期,德国才走向统一,而下一个软弱的时期,又会走向分裂。这就出现了强权专制代表统一,而民主共和代表分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这还是因为在德国发展现代化过程中,一直在解决民主和民族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建立民主制度,另一方面又要解决好民族统一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德国非常复杂,有历史传统问题,也有地理因素的影响。其他国家可能民主与民族问题不会同时出现,这样解决的时候相对简单点。但是德国民主与民族问题一直交织在一起,要么一起解决,要么都解决不了。
在农业社会中,处于中心地带会带来信息交换的优势,带动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但是这种独特的优势随着近现代海洋贸易的发展,却成为德国的一项劣势。
德国拥有欧洲的所有地貌,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整个德国北低南高,北边是德国平原,中部是由东向西的高地,南部则是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区,西南边是莱茵断裂谷,整个国家被这些地形割裂成四分五裂的城邦。
告别中世纪以后,能否形成一个稳定的中央集权国家非常重要,而德国却形成了多中心的国家,除了柏林,维也纳、巴伐利亚、科隆,都是所在地区的中心。不像法国,整个法兰西人口都集中在巴黎盆地,人口也集中在巴黎。
而且德国还处在各民族的交汇地,德国是德意志民族,斯拉夫民族,以及拉丁民族中间地带,德国曾经是这三个民族上千年争夺的定居点,每一个民族都利用自己的强盛时期进行扩张。
处于中间位置的德意志民族,当力量弱小的时候,就会被斯拉夫民族和拉丁民族挤压,那些以前德意志民族控制的荷兰瑞士等就会脱离出去。当德意志民族强大的时候,他们会建立一个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的庞大帝国。
德国边界向来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德国周边边界线非常长,耗费的军费金额要远超岛国和半岛国家。而且德意志皇帝与罗马教皇长期争霸中,军事力量遭到严重削弱,导致国家权力散落在各个诸侯手中,因此德国的中央集权并没有出现在国家层面上,而是在各诸侯邦国中出现,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德国的分裂。
德国在1618年至1648年间爆发新教与天主教长达30年战争,整个战争几乎让德国1/3的人口死亡,带来了经济的严重倒退,同时还导致德国分裂为360多个小邦国,这种欧洲中心的地理优势,荡然无存。
这就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德国完全没有跟上。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在全世界进行殖民扩张,而此时根本没有德国身影。英国、法国、西班牙、这些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在发展自身资本主义商业经济的同时,民族国家也慢慢形成,城市贸易逐渐扩大。同时新工业革命带来经济,军事上的巨大优势,让它们横扫当时的欧亚大陆。
德国除了没有赶上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殖民扩张,而且德国爆发了宗教改革,让德国进一步分裂。欧洲轰轰烈烈的新教改革运动就从德国开始的,这更加加剧了德国的分裂。16世纪中期,通过了《奥古斯塔拉的宣言》,根据各城邦君主的信仰来决定臣民的信仰,臣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来选择城邦。
这种民众的自由流动,让更多民众选择宗教信仰的同时,还可以选择经济发达的城邦,而那些城邦经济发达呢?无疑是中央集权的城邦,通常我们认为专制带来经济的倒退,但是德国形成新的专制国家是建立在商品交换与经济贸易为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专制,首先是税务等方面的统一。
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大范围征税的权力,那么就无法维护运转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无法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也无法镇压那些分裂的力量。强大的征税权力,是保证中央集权国家运行的基础。如果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商品经济也无法发展起来,因为无法保障私有权利,人们是不愿意积累个人财富的。
因此我们看到德国对于集权统一有多么渴望,之后的纳*粹运动,就是用共同体对抗共产主义的阶级对立,用国家集权来对抗国家分裂,用种族来对抗个人主义和国际主义,用有组织的整体划一来对抗个体的反差。
这种个体必须对超级权力的绝对屈从,是历史的产物,因为在这个地理空间中,分裂占据了德意志民族大部分时间,宗教更是加剧了这种分裂,所以纳粹这种歼灭任何意义上的自由意志,是整个民族对于集权统一的向往。
第一次世界大战每个国家都要负起责任,只是德国刚好处在欧洲的中心,也是损失最大的。德国的领土面积从原先的70万平方公里,缩减到58万,减少了12万平方公里,还不如河南省面积。除此之外,还要负担巨额的战争赔款。法国人一开始索赔的数额是1320亿金马克,但当时整个德国已经是一片萧条了,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最后法国只能把赔款数额减到了200亿。更严重的是,由于担心德国会再一次发动战争,英、法等国对德国的军事规模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德国的常备军不能超过十万人,军队也不能拥有重武器。
当时德国人认为只有集权统一的军国体制,才能拯救当时的德国,人们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崛起和维持,依靠的不是人民力量或社会思想,而是纪律严明的军队和忠实但思想狭隘的官僚。
因此人们相信德国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支有国家的军队。在当时,不仅是希*特勒,大部分德国人都希望通过战争来获得更多的东西。这就是希特勒能够如此迅速的掌控德国军政,并把它带入战争深渊的深层原因。